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 | 第8页 |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点 | 第8-9页 |
·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安排和组织结构图 | 第11-13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组织结构图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西部经济现状分析 | 第14-20页 |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现状 | 第14-16页 |
·区域经济封闭式发展 | 第14-15页 |
·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 | 第15页 |
·劳动力素质急待提高 | 第15页 |
·吸引外资规模有限 | 第15页 |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 | 第15-16页 |
·影响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原因 | 第16-17页 |
·地域封闭,观念落后 | 第16页 |
·科技、教育投入不足,生产落后 | 第16页 |
·资源开发难度大,耗竭速度快,环境恶化 | 第16-17页 |
·金融体系和制度落后,融资渠道有限 | 第17页 |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17-20页 |
·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 | 第18页 |
·影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 第18页 |
·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 第18-19页 |
·影响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和民族问题的解决 | 第19页 |
·妨碍边防安全和国家稳定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西部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30页 |
·自然环境 | 第20-21页 |
·西部自然环境的现状 | 第20-21页 |
·影响机制 | 第21页 |
·民族多样性 | 第21-23页 |
·西部民族特点 | 第21-22页 |
·西部民族经济发展战略 | 第22-23页 |
·科技发展 | 第23-26页 |
·用SWOT 方法分析西部科技现状 | 第23-24页 |
·西部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人力资源 | 第26-30页 |
·人力资源现状 | 第26-27页 |
·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第四章 我国西部经济增长的博弈分析 | 第30-42页 |
·外商投资博弈 | 第30-34页 |
·西部外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0-31页 |
·外商投资对西部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31-32页 |
·引资政策的博弈分析 | 第32-3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34页 |
·产业转移博弈 | 第34-42页 |
·产业转移的意义 | 第35页 |
·产业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行为机理 | 第35-36页 |
·产业转移中的博弈分析 | 第36-40页 |
·政策启示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42-52页 |
·资源配置 | 第42-44页 |
·资源配置方式 | 第42-43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资源配置 | 第43-44页 |
·发展动力 | 第44-46页 |
·科学技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 第45页 |
·人才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 | 第45页 |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化的推进 | 第45页 |
·其他动力 | 第45-46页 |
·发展速度 | 第46-49页 |
·西部经济发展速度现状 | 第46-47页 |
·西部经济发展速度展望 | 第47-48页 |
·如何加速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 第48-49页 |
·发展对策 | 第49-52页 |
·制定经济发展的总体计划 | 第49-50页 |
·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模式 | 第50页 |
·实现绿色经济与粗放型经济并行发展 | 第50页 |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 | 第50-51页 |
·促进开放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 第51-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