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研究内容、方法、创新 | 第12-14页 |
| (一)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三) 创新与不足 | 第12-14页 |
| 我国现行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概况 | 第14-19页 |
| 一、养老保障在中国 | 第14-19页 |
| (一) 养老保障在古代 | 第14页 |
| (二) 建国后的养老保障 | 第14-15页 |
| (三)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 (四)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 | 第17-19页 |
|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借鉴 | 第19-22页 |
| 一、国外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模式 | 第19-20页 |
| (一) 社会保险型 | 第19页 |
| (二) 福利保险型 | 第19-20页 |
| (三) 储蓄保险型 | 第20页 |
| 二、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 第20-22页 |
| 构建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相关分析 | 第22-27页 |
| 一、混乱局面呼唤新农保制度 | 第22页 |
| 二、新农保制度出台国内时机初显成熟 | 第22-27页 |
| (一) 制度支持,政策到位 | 第22-23页 |
| (二)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反哺时代应该到来 | 第23-26页 |
| (三) 伦理文化的变化 | 第26-27页 |
| 基于新农保制度的吉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推进工作调查分析 | 第27-32页 |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第27-30页 |
| (一) 调查问卷 | 第27-29页 |
| (二) 实地访谈考察 | 第29-30页 |
| (三) 政府工作报告 | 第30页 |
| 二、目前吉林省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遇到的障碍 | 第30-32页 |
| (一) 家庭养老思维根深蒂固 | 第30页 |
| (二) 各方面认识均显不足 | 第30-31页 |
| (三) 农民收入偏低 | 第31页 |
| (四) 老农保的消极影响 | 第31页 |
| (五) 集体补助存在困难 | 第31-32页 |
| 建议 | 第32-35页 |
| 一、以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前提,做好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 第32页 |
| 二、各地应在弹性原则下,加快建立起多层次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32-33页 |
| 三、努力扩大集体补助范围 | 第33页 |
| 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厘定各级财政职责 | 第33页 |
| 五、加强新农保机构经办能力 | 第33页 |
| 六、做好养老保险金的运营管理,拓宽养老金保值增值渠道 | 第33-34页 |
| 七、立法先行 | 第34页 |
| 八、加强宣传力度 | 第34页 |
| 九、制订可衔接、可转换的新农保配套政策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附录1 | 第37-40页 |
| 附录2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