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电网独立控制区调整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页 |
| ·国内外电网独立控制区研究介绍及发展趋势 | 第7-9页 |
| ·本文工作 | 第9-11页 |
| 第二章 自动发电控制(AGC)原理 | 第11-15页 |
| ·自动发电控制概述 | 第11页 |
| ·自动发电控制过程 | 第11-12页 |
| ·实时发电控制 | 第12-13页 |
| ·联合电力系统基本控制模式 | 第13页 |
| ·联络线和频率偏差控制 | 第13-14页 |
| ·控制区调整考核标准 | 第14页 |
| ·小结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天津地区负荷及机组调整特性 | 第15-20页 |
| ·天津电网地区负荷特性 | 第15-17页 |
| ·天津电网的峰谷差及负荷率 | 第15-16页 |
| ·负荷的季节特性 | 第16页 |
| ·冲击负荷 | 第16-17页 |
| ·天津机组装机情况 | 第17页 |
| ·影响机组AGC 性能因素 | 第17-19页 |
| ·小结 | 第19-20页 |
| 第四章 天津电网独立控制区调整策略及应用 | 第20-34页 |
| ·机组分层模式 | 第20页 |
| ·分层机组容量确定 | 第20-22页 |
| ·参与AGC 调节机组额定容量计算 | 第20-21页 |
| ·参与辅助调节机组额定容量计算 | 第21页 |
| ·跟踪96 点发电计划机组容量计算 | 第21-22页 |
| ·分层运行模式算例 | 第22-23页 |
| ·第一种分类方法 | 第22页 |
| ·第二种分类方法 | 第22-23页 |
| ·AGC 控制程序及算法设计 | 第23-25页 |
| ·天津市调自算控制区偏差(ACE)计算方法及处理 | 第23-24页 |
| ·ACE 控制区间划分 | 第24页 |
| ·机组控制指令下发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 ·天津电网AGC 软件实现 | 第25-27页 |
| ·AGC 软件主站运行状态 | 第26页 |
| ·AGC 软件机组控制模式 | 第26-27页 |
| ·控制区调整偏差控制设定 | 第27-28页 |
| ·ACE 在不同的控制区内,机组调节控制方式设置 | 第27页 |
| ·控制区考核指标设定及调整策略 | 第27-28页 |
| ·机组间分配系数 | 第28页 |
| ·手工调整策略(AGC 功能失效或挂起) | 第28页 |
| ·AGC 软件参数 | 第28-29页 |
| ·超短期负荷预测 | 第29-30页 |
| ·发电计划编制 | 第30页 |
| ·备用容量 | 第30-31页 |
| ·紧急情况处置 | 第31-33页 |
| ·天津电网安全约束 | 第31页 |
| ·AGC 软件失效情况紧急处理 | 第31-32页 |
| ·电厂异常处理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天津电网独立控制区调整试验 | 第34-46页 |
| ·独立控制区调整试验安排 | 第34页 |
| ·试验数据采集记录 | 第34-35页 |
| ·试验准备工作 | 第35-36页 |
| ·调度AGC 主站准备工作 | 第35页 |
| ·电厂AGC 子站准备工作 | 第35页 |
| ·安全措施落实 | 第35页 |
| ·申请试验 | 第35-36页 |
| ·机组交接操作 | 第36页 |
| ·天津独立控制区72 小时调试试验 | 第36-41页 |
| ·ACE 调整能力试验 | 第36-37页 |
| ·模拟华北ACE 数据通道故障试验 | 第37-38页 |
| ·络线交换功率小偏差试验 | 第38-39页 |
| ·联络线交换功率大偏差试验 | 第39-40页 |
| ·联络线试验设计说明 | 第40-41页 |
| ·试验数据分析总结 | 第41-43页 |
| ·试验分析 | 第41-42页 |
| ·试验结论 | 第42-43页 |
| ·试验结果应用 | 第43-45页 |
| ·AGC 系统防止误调整、频繁调整的措施 | 第43-44页 |
| ·ACE 实时调整原则 | 第44-45页 |
| ·电网事故处理时ACE 调整原则 | 第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