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8页 |
一、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文献资料 | 第11-17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 相关文献资料 | 第14-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战前湖南盐务管理概况 | 第18-33页 |
一、战前湖南盐务管理制度 | 第18-27页 |
(一) 机构设置 | 第18-20页 |
(二) 运销制度 | 第20-22页 |
(三) 征税制度 | 第22-24页 |
(四) 缉私制度 | 第24-27页 |
二、战前湖南盐务管理情形 | 第27-33页 |
(一) 盐源及运输情形 | 第27-28页 |
(二) 销售情形 | 第28-30页 |
(三) 盐税与盐价情形 | 第30-33页 |
第二章 战时湖南盐务管理制度变迁 | 第33-50页 |
一、管理机构的演变 | 第33-35页 |
二、膏盐产收制度 | 第35-36页 |
三、运输制度 | 第36-38页 |
(一) 突破专商引岸制、举办官运 | 第36-37页 |
(二) 实行盐专卖、废除专商引岸制 | 第37-38页 |
(三) 恢复征税制、准许盐民自由贩运 | 第38页 |
四、销售制度 | 第38-41页 |
(一) 统制阶段 | 第38-39页 |
(二) 专卖阶段 | 第39-40页 |
(三) 自由行销 | 第40-41页 |
五、征税制度 | 第41-46页 |
(一) 从量计征 | 第41-42页 |
(二) 从价计征 | 第42-43页 |
(三) 专卖制,寓税于价 | 第43-45页 |
(四) 恢复征税制 | 第45-46页 |
六、缉私制度 | 第46-50页 |
(一) 缉私机构之演变 | 第46-47页 |
(二) 缉私队伍建设 | 第47-50页 |
第三章 战时湖南盐务管理情形 | 第50-84页 |
一、盐源管理 | 第50-52页 |
(一) 湖南的膏盐生产 | 第50-51页 |
(二) 川、粤、浙、闽等济湘之盐 | 第51-52页 |
二、运输管理 | 第52-62页 |
(一) 运输路线与运输工具 | 第52-54页 |
(二) 加强对运商的管理 | 第54-58页 |
(三) 盐运基本情况 | 第58-62页 |
三、仓储管理 | 第62-65页 |
(一) 收放盐斤实行报告制度 | 第62-64页 |
(二) 囤储常平盐 | 第64-65页 |
四、销售管理 | 第65-80页 |
(一) 销售机构 | 第65-66页 |
(二) 销售办法 | 第66-67页 |
(三) 军队用盐的发放 | 第67-74页 |
(四) 衡器的使用与保管 | 第74页 |
(五) 检验盐质 | 第74页 |
(六) 销售与盐价状况 | 第74-80页 |
五、盐税征收管理 | 第80-84页 |
(一) 盐税征收 | 第80-82页 |
(二) 缉私管理 | 第82-84页 |
第四章 战时湖南盐务管理的特点、绩效评估及其历史局限性 | 第84-90页 |
二、战时湖南盐务管理绩效评估 | 第86-88页 |
三、战时湖南盐务管理的历史局限性 | 第88-90页 |
结束语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