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甘肃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保护和开发--以龙源生态保护开发营地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论文的选题第8-9页
   ·范围、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范围第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理论基础第10-12页
     ·西部大开发战略第10-11页
     ·恢复生态学第11页
     ·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1-12页
     ·环境伦理学第12页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12-15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论文框架第12-15页
   ·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黄河中上游生态脆弱区综述第16-30页
   ·黄河中上游第16-24页
     ·黄河中上游范围第16-17页
     ·黄河中上游过去生态环境面貌第17-18页
     ·黄河中上游现在自然环境生态条件第18-24页
   ·生态脆弱区第24-28页
     ·脆弱性涵义第24-25页
     ·生态脆弱区成因及类型第25-27页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27-28页
   ·小节第28-30页
第三章 甘肃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现状第30-38页
   ·黄河断流第30-32页
     ·自然原因第30-31页
     ·人为原因第31-32页
   ·植被稀少、覆盖率低以及草原大面积退化第32-34页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土壤盐渍化日益严重第34-35页
   ·水资源日益短缺第35-36页
   ·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屏障缺乏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对甘肃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现状问题的对策探讨第38-48页
   ·治理策略第38-44页
     ·绿化大地、保护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第38-40页
     ·封山育林和天然生态林保护相结合第40-41页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第41-44页
   ·注意的问题第44-45页
     ·保护与开发相协调("防"与"治"并重),保护为主第44页
     ·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第44-45页
     ·依靠坚定的法制保障第45页
   ·小结第45-48页
第五章 以甘肃永靖县龙源生态研究营地为例进行探讨第48-70页
   ·龙源生态研究营地综述第48-57页
     ·区位分析第48-49页
     ·作为研究营地的目的及意义第49-50页
     ·生态环境分析第50-57页
   ·环境治理措施第57-66页
     ·水土流失的治理第57-60页
     ·水资源的治理(水体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第60-61页
     ·灌溉方式的改进,滴灌为主,喷灌相辅第61-64页
     ·龙源生态可持续建筑的营造第64-66页
   ·所遵循的战略原则第66-67页
     ·整体性原则第66页
     ·重点突出原则第66-67页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第67页
   ·小结第67-70页
第六章 结论第70-74页
   ·治理措施总结第70-72页
   ·对生态脆弱区环境保护与开发研究的未来展望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参考书目第76-78页
图表目录第78-79页
附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BR中颗粒污泥反硝化除磷试验研究
下一篇:榆林市安全生产与紧急预警系统工程技术研究—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