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相对获益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导论 | 第7-10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一、什么是"相对获益" | 第10-12页 |
(一) "相对获益"概念分析 | 第10页 |
(二) "相对获益"的概念背景 | 第10-12页 |
二、国家关注"相对获益"原因与意义 | 第12-16页 |
(一) 无政府状态是国家关注"相对获益"的根源 | 第12-13页 |
(二) 相互依赖是国家关注"相对获益"的必要条件 | 第13-14页 |
(三) 不信任的观念是国家关注相对获益的主观前提 | 第14-15页 |
(四) "相对获益"对均势的意义 | 第15-16页 |
三、限制"相对获益"作用的制约因素 | 第16-28页 |
(一) 无政府状态和观念的非绝对性 | 第16-18页 |
(二) 利益与权力的转化问题 | 第18-23页 |
(三) 多国家的竞争 | 第23-26页 |
(四) 国内利益集团的竞争 | 第26-28页 |
四、法德互动中的相对获益 | 第28-41页 |
(一) 三十年战争 | 第28-29页 |
(二) 二战后初期 | 第29-31页 |
(三) 舒曼计划 | 第31-32页 |
(四) 德国重新武装 | 第32-34页 |
(五) 欧洲经济共同体谈判 | 第34-36页 |
(六) 法德和解的实现 | 第36-38页 |
(七) 欧洲的广泛协作 | 第38-41页 |
五、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