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氨基淀粉的制备及其对Cu(Ⅱ)、Cr(Ⅵ)的吸附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简略词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 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危害第12-14页
   ·重金属废水的污染现状第12-13页
   ·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危害第13-14页
 2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4-18页
   ·化学法第14-16页
     ·中和沉淀法第14页
     ·硫化物沉淀法第14-15页
     ·铁氧体共沉淀法第15页
     ·氧化还原法第15-16页
     ·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法第16页
   ·物理法第16-17页
     ·溶剂萃取法第16页
     ·离子交换法第16-17页
     ·胶束增强超滤法第17页
     ·吸附法第17页
   ·生物法第17-18页
 3 改性淀粉重金属捕集剂第18-21页
   ·淀粉黄原酸酯第19页
   ·淀粉磷酸酯第19页
   ·羧甲基淀粉第19-20页
   ·丙烯酰胺改性淀粉第20页
   ·氨基淀粉第20页
   ·两性淀粉第20-21页
   ·DTC改性淀粉第21页
 4 膨润土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应用第21-22页
 5 淀粉基天然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第23-25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页
   ·课题的创新点第23-25页
第二章 氨基淀粉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第25-44页
 1 试剂和仪器第25-26页
   ·主要试剂第25页
   ·主要仪器第25-26页
 2 实验分析方法第26-27页
   ·交联淀粉含水率的测定第26页
   ·交联淀粉沉降积的测定第26页
   ·醛基含量的测定(电导法)第26-27页
   ·总氮含量测定(凯式定氮法)第27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27页
   ·X衍射分析第27页
 3 淀粉改性的基本路线第27-30页
   ·交联淀粉(CS)的合成方法第28页
   ·双醛淀粉(DAS)的合成方法第28-29页
   ·氨基淀粉(AS)的合成方法第29页
   ·氨基淀粉膨润土复合物的制备第29-30页
 4 结果与讨论第30-43页
   ·交联淀粉(CS)合成第30-31页
   ·双醛淀粉(DAS)合成第31-36页
     ·反应时间对醛基含量的影响第31页
     ·反应温度对醛基含量的影响第31-32页
     ·高碘酸钠浓度对醛基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PH值对醛基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高碘酸钠与淀粉摩尔比对醛基含量的影响第34-35页
     ·投料方式对醛基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氨基淀粉的制备第36-39页
     ·反应温度对氨基淀粉中氮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反应时间对氨基淀粉中氮含量的影响第37页
     ·反应体系PH对胺基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乙二胺与氨基淀粉摩尔比对氨基含量的影响第38-39页
     ·乙二胺的浓度对氨基含量的影响第39页
   ·改性淀粉的红外分析第39-41页
   ·改性淀粉的X衍射分析第41-42页
   ·膨润土负载氨基淀粉的机理第42-43页
 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改性淀粉复合物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研究第44-63页
 1 试剂和仪器第44页
   ·主要试剂第44页
   ·主要仪器第44页
 2 实验方法第44-47页
   ·Cu~(2+)浓度的测定第44-45页
   ·Cr~(6+)浓度的测定第45-46页
   ·吸附容量的测定第46页
   ·离子去除率的测定第46页
   ·吸附动力学第46-47页
   ·等温吸附第47页
   ·介质酸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7页
   ·吸附剂再生第47页
   ·重金属螯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7页
   ·重金属螯合物的X衍射分析第4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7-62页
   ·吸附容量第47-48页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48-53页
     ·吸附动力学曲线第48-50页
     ·一级动力学方程第50-52页
     ·二级动力学方程第52-53页
   ·等温吸附曲线第53-57页
     ·Langmuir等温吸附第53-55页
     ·Freundlich等温吸附第55-57页
   ·介质酸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7-59页
   ·吸附剂再生研究第59-60页
   ·改性淀粉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第60-62页
 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全文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耐铅镉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对污染土壤铅镉化学形态的影响
下一篇:庆元县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