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取水模式及其保障措施研究--来自富平县的实证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1 绪论 | 第10-2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 第16-18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2 农村饮用水的管理理论分析 | 第21-30页 |
| ·农村饮用水的经济属性分析 | 第21-25页 |
| ·农村饮用水的取水特点 | 第25-27页 |
| ·影响农村饮用水取水安全的因素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农村饮用水不同取水模式的评价 | 第30-39页 |
| ·西部农村饮用水常用取水模式 | 第30-33页 |
| ·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 ·评价的意义 | 第33页 |
|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4-36页 |
| ·取水模式选择的评价方法—TOPSIS 法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4 陕西省富平县农村饮用水的现状分析 | 第39-48页 |
| ·现状描述 | 第39-41页 |
| ·现状分析 | 第41-42页 |
| ·农村饮用水取水模式评价分析 | 第42-45页 |
| ·基于熵权TOPSIS 的综合评价 | 第42-44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该县农村饮用水的制约问题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5 取水模式及其保障措施的国外经验 | 第48-57页 |
| ·美国模式 | 第48-50页 |
| ·荷兰模式 | 第50-52页 |
| ·日本模式 | 第52-53页 |
| ·韩国模式 | 第53-54页 |
| ·国外取水模式及其保障措施的启示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6 陕西省富平县农村饮用水保障措施研究 | 第57-72页 |
| ·保障农村饮用水的指导思想 | 第57-58页 |
| ·保障农村饮用水的原则 | 第58-59页 |
| ·农村饮用水的保障目标 | 第59页 |
| ·农村饮用水的保障内容 | 第59-64页 |
| ·保障农村饮用水的管理措施 | 第64-71页 |
| ·农村饮用水的法律管理 | 第64-66页 |
| ·农村饮用水的行政管理 | 第66-67页 |
| ·农村饮用水的经济管理 | 第67-68页 |
| ·农村饮用水的权属管理 | 第68-70页 |
| ·农村饮用水的安全管理 | 第70页 |
| ·农村饮用水的工程管理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7 总结及展望 | 第72-74页 |
| ·总结 | 第72页 |
| ·创新点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发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