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 ·电能表及RFID 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5页 |
|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射频卡预付费电能表设计的技术基础 | 第16-27页 |
| ·射频卡预付费电能表及RFID 系统的组成 | 第16-17页 |
| ·RFID 标准与射频卡的分类 | 第17-20页 |
| ·Mifare MF1 S50 非接触式 IC 卡 | 第20-23页 |
| ·Mifare1 卡防碰撞算法 | 第23-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RFID 预付费电能表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27-45页 |
| ·设计要求与硬件总体设计 | 第27-29页 |
| ·设计要求 | 第27-29页 |
| ·硬件总体设计 | 第29页 |
| ·主控模块设计 | 第29-31页 |
| ·FM2306A 的模块框图 | 第30页 |
| ·FM2306A 的特性 | 第30-31页 |
| ·射频读写模块及天线设计 | 第31-34页 |
| ·射频读写芯片FM1702SL | 第31-32页 |
| ·射频接口模块及天线设计 | 第32-34页 |
| ·电能计量模块设计 | 第34-39页 |
| ·三相电能计量芯片ATT7030A 的功能与特性 | 第34-35页 |
| ·电流采样单元设计 | 第35-38页 |
| ·电压采样与校表单元设计 | 第38-39页 |
| ·三相四线与三相三线的应用 | 第39页 |
| ·通信模块设计 | 第39-40页 |
| ·红外通信单元设计 | 第39页 |
| ·485 通信单元设计 | 第39-40页 |
| ·电源单元设计 | 第40-41页 |
| ·继电器驱动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基于RFID 预付费电能表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5-56页 |
| ·软件模块的划分 | 第45-46页 |
| ·主程序与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46-47页 |
| ·电能计量程序设计 | 第47-48页 |
| ·射频卡通信模块设计 | 第48-51页 |
| ·射频卡数据结构 | 第48-50页 |
| ·射频卡操作处理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 ·红外和485 通信协议及软件实现 | 第51-53页 |
| ·DL/T645-1997 电能表抄表通信协议 | 第51-53页 |
| ·通信软件实现 | 第53页 |
| ·时钟及显示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误差调校与系统测试 | 第56-66页 |
| ·系统开发与测试环境 | 第56-57页 |
| ·电能表误差调校 | 第57-58页 |
| ·系统测试 | 第58-63页 |
| ·功能测试 | 第58-62页 |
| ·性能测试 | 第62-63页 |
| ·误差分析 | 第63-65页 |
| ·误差来源 | 第63-64页 |
| ·误差剔除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1.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66-67页 |
| 2.本文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3-74页 |
| 附录C 系统原理图 | 第74-75页 |
| 附录D 部分程序代码 | 第75-80页 |
| 附录E PCB 板设计及电能表实物图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