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溢出效应的概念界定和本文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三、本文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创新与框架 | 第11-13页 |
一、本文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11-12页 |
二、本文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一章 不同国家股市间溢出效应的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关于不同股市间溢出效应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关于不同股市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一、关于不同股市间相关性的实证方法综述 | 第15-16页 |
二、关于不同股市间相关性的实证结果综述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中美股市是否存在溢出效应的规范分析 | 第20-35页 |
第一节 美国股市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一、大萧条侵蚀股指前三十年的积累 | 第20页 |
二、重铸基石走向繁荣 | 第20页 |
三、滞胀期 | 第20-21页 |
四、新经济时代将股市送入向上通道 | 第21页 |
五、调整期 | 第21页 |
第二节 中国股市发展概况 | 第21-24页 |
一、中国资木市场开始萌生 | 第22页 |
二、全国性资本市场初步形成 | 第22-23页 |
三、中国资木市场进一步规范并快速发展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中美股市间溢出效应传导渠道分析 | 第24-30页 |
一、股市溢出效应的基本面渠道 | 第25-26页 |
二、股市溢出效应的资金面渠道 | 第26-29页 |
三、股市溢出效应的预期面渠道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影响中美两国股市间溢出效应的关键事件分析 | 第30-33页 |
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第30-31页 |
二、QFII开闸 | 第31-32页 |
三、股权分置改革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中美股市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35-46页 |
第一节 研究原理 | 第35-37页 |
一、收益溢出效应研究 | 第35-36页 |
二、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模型构建 | 第37-38页 |
第三节 数据选取 | 第38-40页 |
一、标准普尔500指数简介 | 第39页 |
二、上证综合指数简介 | 第39页 |
三、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实证结果 | 第40-45页 |
一、股市特征统计性描述 | 第40页 |
二、总体结果及分析 | 第40-42页 |
三、分阶段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中美股市间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56页 |
第一节 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存在溢出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第二节 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溢出效应不显著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第三节 中美股市间溢出效应逐渐增强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加深使基本面渠道传导更顺畅 | 第50-51页 |
二、QFII的发展壮大使资金面传导渠道的作用更加显著 | 第51-53页 |
三、中国股市相关基础性改革提高中美股市间信息传递效率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6-60页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第二节 中国股市加速融入世界金融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 第57-59页 |
一、中国股市加速融入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影响 | 第57-58页 |
二、应对中国股市加速融入世界金融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 第58-59页 |
第三节 本文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