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主要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第2章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与特点 | 第17-30页 |
·次级贷款及其证券化 | 第17-23页 |
·次级贷款的定义与种类 | 第17-18页 |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背景 | 第18-20页 |
·次级贷款证券化 | 第20-21页 |
·次级贷款及次级债的规模 | 第21-23页 |
·次贷危机的演变进程 | 第23-27页 |
·次级抵押贷款机构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 | 第23-24页 |
·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濒临解散 | 第24-25页 |
·商业银行、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面临损失 | 第25-26页 |
·金融市场剧烈震荡 | 第26页 |
·市场流动性趋紧 | 第26-27页 |
·次贷危机的特点 | 第27-30页 |
·重创美国银行业 | 第27-28页 |
·危机范围遍布全球 | 第28页 |
·危机影响不断恶化 | 第28-30页 |
第3章 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 | 第30-38页 |
·宏观经济层面原因 | 第30-33页 |
·全球流动性过剩 | 第30-31页 |
·利率政策的变动 | 第31-33页 |
·金融体系层面原因 | 第33-36页 |
·金融监管机制失灵 | 第33-34页 |
·金融机构忽视自身风险管理 | 第34-35页 |
·资产证券化过度膨胀 | 第35-36页 |
·社会信用体系层面原因 | 第36-38页 |
第4章 次贷危机对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的启示 | 第38-52页 |
·次贷危机对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启示 | 第38-45页 |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现状 | 第38-39页 |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分析 | 第39-43页 |
·对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的启示 | 第43-45页 |
·次贷危机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启示 | 第45-52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进程 | 第45-46页 |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启示 | 第49-52页 |
第5章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 第52-59页 |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分析 | 第52-54页 |
·建立金融分业监管体制 | 第52页 |
·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明显增强 | 第52-53页 |
·分业监管制度面临较大的挑战 | 第53-54页 |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54-55页 |
·金融监管法规不健全 | 第54页 |
·监管机构之间协调性差 | 第54-55页 |
·分业监管效率低 | 第55页 |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 第55-59页 |
·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法规 | 第55-56页 |
·强化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性 | 第56页 |
·实现机构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转变 | 第56-57页 |
·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 第57-58页 |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