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6页 |
·磁性纳米颗粒概述 | 第13-18页 |
·纳米、纳米材料、纳米技术 | 第13页 |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 第16-18页 |
·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 第18页 |
·磁性微球概述 | 第18-22页 |
·磁性微球分类 | 第18-19页 |
·生物医学用磁性微球特性 | 第19-20页 |
·磁性微球的主要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磁性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第21-22页 |
·免疫磁珠概述 | 第22-29页 |
·概念、结构和性质 | 第22-23页 |
·免疫磁珠制备 | 第23页 |
·微球的致敏方式 | 第23-25页 |
·免疫磁珠应用 | 第25-29页 |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简介 | 第29-35页 |
·BAS 系统的反应原理 | 第29-30页 |
·BAS 系统的特点 | 第30-31页 |
·BAS 系统的应用 | 第31-35页 |
·急性心肌梗塞(AMI) | 第35-36页 |
第二章 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第36-4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材料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γ-Fe_20_3 纳米粒子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37-38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38页 |
·γ-Fe_20_3 纳米颗粒红外光谱表征分析 | 第38-39页 |
·磁性能表征结果分析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9-40页 |
·马弗炉煅烧Fe_3O_4 法制备γ-Fe_20_3 纳米颗粒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白蛋白超顺磁性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第41-4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1-43页 |
·材料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HSA /γ-Fe_20_3 微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第43页 |
·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分析 | 第43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分析 | 第43-44页 |
·FT-IR 光谱分析 | 第44页 |
·铁元素浓度测定 | 第44-45页 |
·磁性能测试结果 | 第45页 |
·磁响应性能测定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超顺磁性蛋白微球的亲和素修饰 | 第47-5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材料 | 第47页 |
·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Avidin 修饰HSA/γ-Fe_20_3 微球 | 第49-50页 |
·Avidin 与蛋白磁微球结合量的检测 | 第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超顺磁珠基的夹心荧光免疫分析 | 第51-6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1-54页 |
·材料 | 第51页 |
·方法 | 第51-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生物素结合量测定 | 第54-55页 |
·荧光标记抗体的浓度测定 | 第55页 |
·免疫反应参数优化 | 第55-56页 |
·特异性分析 | 第56页 |
·荧光光谱(RLU)和光稳定性实验 | 第56-58页 |
·免疫分析结果 | 第58-60页 |
·讨论 | 第60-62页 |
·捕获抗体Anti-FABP10E1 | 第60页 |
·IMBs 及其制备 | 第60-61页 |
·磁珠基的夹心免疫分析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免疫磁珠的制备 | 第62页 |
·检测抗体的荧光标记 | 第62页 |
·磁珠基的夹心荧光免疫分析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