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复杂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依据 | 第9页 |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复杂油气层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复杂油气层储层特征 | 第10-11页 |
·复杂油气层饱和度解释模型 | 第11-14页 |
·复杂油气层识别评价 | 第14-16页 |
·流动单元研究 | 第16-18页 |
·南堡凹陷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南堡凹陷复杂油气层储层特征 | 第21-31页 |
·岩性特征 | 第21-23页 |
·岩石矿物分析 | 第21页 |
·碎屑颗粒特征 | 第21-22页 |
·粘土含量及成分分析 | 第22-23页 |
·物性特征 | 第23-27页 |
·孔隙度和渗透率分析 | 第23-24页 |
·孔隙空间类型 | 第24-25页 |
·孔隙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水性特征 | 第27-28页 |
·含油性特征 | 第28-29页 |
·电性特征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流动单元的渗透率计算模型 | 第31-42页 |
·流动单元的主要特征和识别标志 | 第31-33页 |
·流动单元的主要特征 | 第31-32页 |
·流动单元的识别标志 | 第32-33页 |
·流动单元划分原则 | 第33页 |
·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 第33-36页 |
·取心井段流动单元计算渗透率 | 第36-40页 |
·未取心井段流动单元的应用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复杂油气层饱和度模型的建立 | 第42-66页 |
·含水饱和度定量评价 | 第42-58页 |
·阿尔奇参数特征 | 第43-45页 |
·m、n 值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变参数法确定阿尔奇参数 | 第48-56页 |
·胶结指数m 的泥质校正 | 第56-58页 |
·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第58-65页 |
·束缚水饱和度特征及其对油气层电阻率影响分析 | 第58-63页 |
·应用孔隙度和渗透率计算束缚水饱和度 | 第63-64页 |
·基于流动单元建立束缚水饱和度模型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油气层识别图版的建立及应用实例分析 | 第66-81页 |
·油气层识别难点分析 | 第66-69页 |
·多信息融合建立交会图版识别油气层 | 第69-77页 |
·不同测井环境下流体性质敏感信息分析 | 第69-70页 |
·基于岩性差异的多参数油水层识别图版 | 第70-77页 |
·基于流动单元的油水层识别图版 | 第77-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