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人参的出处、品质及性能 | 第11-16页 |
1 人参的出处、基原 | 第11页 |
2 人参的产地、品质与加工 | 第11-16页 |
第二部分 人参的古代应用概况 | 第16-70页 |
1 汉代,显示补益五脏、安神益智、固本延年之功,多用于气津不足、阳虚厥脱、正虚外感等证 | 第16-22页 |
2 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提人参通血脉之功,用治气虚喘息、虚寒疼痛、疮疡气血不足等证 | 第22-25页 |
3 隋唐时期,彰显益神智、补虚损、托疮毒之功,用治健忘失眠、脏腑虚损、痈疽气血不足证 | 第25-29页 |
4 宋代,亦药亦食,凸现人参补益强壮、调理脾胃、扶正祛邪之功 | 第29-39页 |
5 金元时期,开创人参“甘温除热”、“补气生血”诸法,用治虚劳发热、血虚气弱等证 | 第39-45页 |
6 明清时期,注重补气生血、通达血脉之功,辨析治证宜忌,总结配伍规律 | 第45-70页 |
第三部分 人参的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 第70-88页 |
1 化学成分 | 第71-72页 |
2 药理研究 | 第72-79页 |
3 临床应用 | 第79-88页 |
讨论 | 第88-97页 |
1 人参具益气、补血、生津、补阳、安神、固脱、活血、扶正祛邪之功,而补气为其基本功效 | 第88-89页 |
2 “气虚”为人参主治病证的基本病机。神疲、乏力、脉微或弱为其证治的主要表现特征 | 第89-90页 |
3 生长环境、炮制及用量对人参功效的影响 | 第90页 |
4 人参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 | 第90-96页 |
5 人参组方,应“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可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结语 | 第97-99页 |
参考书目 | 第99-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详细摘要 | 第110-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