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 ·影响仓储害虫繁衍的生态因素 | 第13-15页 |
| ·仓储害虫繁殖侵染的环境因素 | 第13-14页 |
| ·仓储害虫繁衍的生物因素 | 第14-15页 |
| ·仓储害虫发生规律及传播途径 | 第15-16页 |
| ·发生规律 | 第15-16页 |
|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 第16页 |
| ·烟叶仓储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 第16-22页 |
| ·检疫检验 | 第17页 |
| ·物理防治 | 第17-20页 |
| ·生物防治 | 第20-21页 |
| ·化学防治 | 第21-22页 |
| ·我国仓储害虫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 ·防治措施单一,过于依赖化学熏蒸手段 | 第22页 |
| ·熏蒸后毒气直接排放,影响环境安全 | 第22页 |
| ·保护剂品种单一,施用手段落后 | 第22-23页 |
| ·仓贮条件薄弱,不利于害虫防治 | 第23页 |
| ·国外仓储害虫防治方法 | 第23-24页 |
| ·制订并强化落实清洁卫生规划 | 第23页 |
| ·隔离存放 | 第23页 |
| ·建立害虫监测体系 | 第23-24页 |
| ·完善仓库物理隔离,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 第24页 |
| ·对熏蒸过程进行监控,提高熏蒸有效性 | 第24页 |
| ·辐照技术杀虫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 ·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原理 | 第24页 |
| ·电子束辐照技术的特点 | 第24页 |
| ·电子束辐照食品的安全性研究 | 第24-25页 |
| ·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应用 | 第25-26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0页 |
| ·材料 | 第27页 |
| ·烟叶样品 | 第27页 |
| ·辐照设备 | 第27页 |
| ·供试虫源 | 第27页 |
| ·方法 | 第27-30页 |
| ·辐照试验方法 | 第27页 |
| ·处理后昆虫培养观察方法 | 第27页 |
| ·烟叶酶活性测定 | 第27-28页 |
| ·微生物计数测定 | 第28-29页 |
| ·烟叶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 第29页 |
| ·烟叶感官质量测定方法 | 第29页 |
| ·统计方法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0-52页 |
| ·电子束辐照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影响 | 第30-38页 |
| ·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烟草甲卵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烟草甲幼虫的影响 | 第31-32页 |
| ·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烟草甲蛹的影响 | 第32-34页 |
| ·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烟草甲成虫的影响 | 第34-35页 |
| ·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烟草粉螟卵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烟草粉螟幼虫的影响 | 第36-38页 |
| ·电子束辐照对叶面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50页 |
| ·电子束辐射淀粉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活结果 | 第38-44页 |
| ·电子束辐照对主要微生物数量变化影响 | 第44-48页 |
| ·细菌种类 | 第48-50页 |
| ·不同辐照剂量对烟叶质量影响 | 第50-52页 |
| ·不同辐照剂量对烟叶感官质量影响 | 第50-51页 |
| ·不同辐照剂量对烟叶化学成分影响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2-54页 |
| ·电子束辐照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影响 | 第52页 |
| ·电子束辐照对叶面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52页 |
| ·电子束辐照对烟叶淀粉酶,蛋白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 ·电子束辐照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