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材料二元耦合仿生功能表面增效节能机理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离心式泵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水泵表面减阻方法 | 第13-15页 |
·仿生学及其工程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生物体表减阻仿生研究 | 第16-22页 |
·生物体表减阻与仿生 | 第16-17页 |
·生物体表功能表面减阻特性 | 第17-18页 |
·生物体表减阻仿生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仿生耦合理论及研究成果 | 第22-24页 |
·仿生耦合理论 | 第22-23页 |
·仿生耦合研究成果 | 第23-24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形态/材料二元耦合仿生功能表面设计及实现 | 第25-39页 |
·形态/材料二元耦合仿生功能表面的设计 | 第25-26页 |
·仿生耦合水泵 | 第26-27页 |
·耦合仿生功能表面形态因素的实现 | 第27-34页 |
·耦合仿生功能表面结构成型原理 | 第27-29页 |
·水泵叶轮内壁表面肋条状结构的实现 | 第29-31页 |
·水泵叶轮内壁表面凹坑状结构的实现 | 第31-34页 |
·一次铸造成型结果分析及优点 | 第34-35页 |
·一次铸造成型肋条状结构误差分析 | 第34页 |
·一次铸造成型相比金属雕刻法的优点 | 第34-35页 |
·仿生耦合水泵弹性涂层研究 | 第35-37页 |
·弹性涂层材料选择 | 第35-36页 |
·聚氨酯材料及其优点 | 第36页 |
·聚氨酯弹性涂层在水泵叶轮表面的旋转涂覆工艺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形态/材料二元耦合仿生功能表面优化 | 第39-51页 |
·试验设备 | 第39页 |
·试验方法设计 | 第39-4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2页 |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 第42-44页 |
·仿生耦合水泵对水泵效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仿生耦合水泵对水泵流量的影响 | 第46页 |
·仿生耦合水泵对水泵扬程的影响 | 第46-48页 |
·优化后重复性试验结果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仿生耦合水泵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及机理分析 | 第51-75页 |
·流固耦合的定义及分类 | 第51页 |
·流固耦合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第52-54页 |
·湍流模型 | 第52-53页 |
·控制方程 | 第53-54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54页 |
·离心泵内部流动数值模拟总体概况 | 第54-55页 |
·仿生耦合水泵流固耦合分析 | 第55-59页 |
·流固耦合仿真过程介绍 | 第55页 |
·流体和结构模型的网格 | 第55-57页 |
·边界条件及算法选择 | 第57-58页 |
·时间函数和时间步 | 第58-59页 |
·耦合叶片流固耦合结果分析 | 第59-72页 |
·单因素仿生叶片流固耦合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9-67页 |
·形态/材料二元耦合仿生叶片流固耦合计算结果简析 | 第67-72页 |
·形态/材料二元耦合功能表面增效节能机理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5-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86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