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3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 ·研究背景 | 第6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6-7页 |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7-12页 |
| ·生物质与煤混烧的研究 | 第7-9页 |
| ·旋流燃烧器的研究 | 第9-11页 |
| ·气固两相流的研究 | 第11页 |
| ·数值方法的研究 | 第11-12页 |
| ·论文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气固多相流的基本理论 | 第13-26页 |
| ·气固多相流的分类 | 第13-14页 |
| ·气相和颗粒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4页 |
| ·气固两相流的流动特性参数 | 第14-18页 |
| ·颗粒的性质 | 第14-17页 |
| ·颗粒的描述 | 第17-18页 |
| ·流动参数 | 第18页 |
| ·研究气固两相流应注意的问题 | 第18页 |
| ·气固多相流的研究方法 | 第18-26页 |
| ·气固多相流的模化 | 第18-19页 |
| ·气固多相流的数值模拟 | 第19-26页 |
| ·气相的数值模拟 | 第19-21页 |
| ·颗粒相的数值模拟 | 第21-26页 |
| 第三章 燃烧器内气相和气固两相流动的理论模型及数值解法 | 第26-37页 |
| ·单相流体模型及数值解法 | 第26-28页 |
| ·RNG k-ε模型方程 | 第26-27页 |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27-28页 |
| ·单相流体控制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 第28页 |
| ·两相流体模型及数值解法 | 第28-35页 |
| ·两相流体模型 | 第28-29页 |
| ·欧拉-欧拉模型 | 第28页 |
| ·欧拉-拉格朗日模型 | 第28-29页 |
| ·随机轨道模型及数值解法 | 第29-30页 |
| ·固体颗粒在流场中的受力模型 | 第30-34页 |
| ·气固两相流中颗粒的受力分析 | 第30-33页 |
| ·各种力对颗粒的运动轨迹的影响 | 第33-34页 |
| ·颗粒对湍流脉动的影响 | 第34页 |
| ·颗粒相进口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 ·气流与颗粒之间的耦合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燃烧器和燃烧室内气固多相流动 | 第37-48页 |
| ·燃烧器模型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7-40页 |
| ·燃烧器模型 | 第37-39页 |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9-40页 |
| ·旋转射流分析 | 第40-41页 |
| ·旋流燃烧器内气相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 ·旋流燃烧器内颗粒相的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3-46页 |
| ·颗粒轨迹分析 | 第43-45页 |
| ·不同工况下湍流强度对比 | 第45页 |
| ·不同燃料对气固流场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