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

TCD观察针刺百会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影响的即时效应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综述部分第9-15页
 一、流行病学第9页
 二、临床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第9-10页
  (一) 溶栓第9-10页
   1. 静脉溶栓第9-10页
   2. 动脉溶栓第10页
  (二) 降纤第10页
  (三) 抗血小板第10页
  (四) 抗凝第10页
  (五) 扩容第10页
 三、血管再通的现状及局限性第10-11页
 四、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五、百会的选取意义第12-13页
  (一) 改善血液供应第12页
  (二) 调整缺血组织的生化指标第12页
  (三) 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第12页
  (四) 增加神经递质第12-13页
 六、脑的血流供应及课题研究脑血管的选取第13页
 七、经颅多普勒彩超(TCD)监测的意义第13-15页
临床研究第15-27页
 一、一般资料第15-17页
  (一) 病例选择标准第15-16页
   1. 诊断标准第15-16页
   2. 纳入标准第16页
   3. 排除标准第16页
  (二) 一般情况第16-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 TCD操作培训第17页
  (二) 预试验第17页
  (三) 试验内容第17-19页
   1. 穴位定位第17页
   2. 操作方法第17-18页
    (1) 针刺法第17-18页
    (2) 试验步骤第18页
    (3) 经颅多普勒彩超(TCD)操作方法第18页
   3. 观察指标第18-19页
 三、统计方法第19页
 四、试验结果第19-27页
讨论第27-33页
 一、针刺百会的意义第27页
 二、血管内血流速度、血流量的概念及TCD的检测意义第27页
 三、脑血管血流的调节第27-28页
 四、脑血流量的代偿第28-29页
  (一) 侧支循环第28-29页
  (二) 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过程第29页
 五、试验结果分析第29-30页
 六、针灸干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第30-33页
结语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39页
附录第39-43页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针刺结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亚健康失眠中医综合干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