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体系的理论研究:氢键、范德华相互作用和卤键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3页
   ·研究分子间弱相互作用体系的重要性和意义第12-13页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类型第13-19页
     ·氢键第13-15页
     ·范德华相互作用第15-16页
     ·卤键第16-19页
     ·锂键第19页
     ·钠键第19页
   ·论文的选题及目的第19-23页
     ·氢键第20-21页
     ·范德华相互作用第21-22页
     ·卤键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33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第33-58页
   ·分子轨道理论第33-36页
     ·闭壳层分子的HFR方程(RHF方程)第33-35页
     ·开壳层分子的HFR方程(UHF方程)第35-36页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第36-46页
     ·计算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的超分子方法和微扰法第36-37页
     ·大小一致性和基组一致性第37-38页
     ·常用的从头计算法(Ab Initio)第38-41页
     ·其它的具有电子相关能校正的计算方法第41-42页
     ·密度泛函方法(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第42-46页
   ·基组的选择和基组重叠误差的校正第46-47页
   ·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研究中采用的分析方法第47-55页
     ·分子中原子(Atoms In Molecules,AIM)理论分析第47-51页
     ·自然键轨道(Natural Bond Orbital,NBO)理论分析第51-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第三章 Cis-Trans甲酸二聚体中氢键红移和蓝移的起源第58-87页
   ·引言第58-59页
   ·计算方法第59-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81页
     ·几何结构、伸缩振动频率和相互作用能第61-63页
     ·分子中原子理论(AIM)分析第63-65页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分析第65-71页
     ·结构重组效应第71-72页
     ·轨道重杂化和重极化第72-73页
     ·五种化学因素的评估第73-74页
     ·物理因素和相关效应第74-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第四章 标准Watson-Crick AT碱基对中的红移氢键和 #76蓝移范德华相互作用第87-126页
   ·引言第87-89页
   ·理论方法第89-91页
   ·结果与讨论第91-120页
     ·方法和基组对AT碱基对几何结构的影响第91-94页
     ·几何结构、伸缩振动频率、相互作用能及碱基配对焓第94-98页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AIM)第98-100页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分析第100-106页
     ·结构重组效应第106-108页
     ·重杂化和重极化效应第108页
     ·五种因素的比例第108-109页
     ·物理因素第109-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6页
第五章 H_3N·X(Y)·HF(X=Cl,Br和Y=F,Cl,Br)环状复合物中的双亲性卤原子X第126-139页
   ·引言第126-127页
   ·计算方法第127页
   ·结果与讨论第127-135页
     ·几何结构、伸缩振动频率和相互作用能第127-130页
     ·分子中原子理论(AIM)分析第130-132页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分析第132-133页
     ·分子静电势(MEP)分析第133-135页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39页
附录第139-141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9-141页
致谢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规整主链结构的新型聚酰亚胺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酰肼和蒽醌的多响应小分子有机凝胶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