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种子老化影响扁蓿豆种质资源遗传完整性的研究

项目来源第1-3页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2页
 1 扁蓿豆的研究价值第8页
 2 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研究意义第8-9页
 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9-22页
   ·种质遗传完整性的含义第9页
   ·种质遗传完整性研究进展第9-12页
     ·形态学性状研究种质的遗传完整性第9-10页
     ·细胞学标记研究种质的遗传完整性第10页
     ·生理生化标记研究种质的遗传完整性第10-11页
     ·分子标记研究种质的遗传完整性第11-12页
   ·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第12-15页
     ·种子老化(发芽率下降)第12-13页
     ·繁殖群体样本量第13页
     ·繁殖地点(生态适应性)第13-14页
     ·授粉和收获方式第14页
     ·繁殖世代数第14-15页
     ·竞争和竞争密度第15页
   ·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测定方法第15-19页
     ·形态标记第15-16页
     ·细胞标记第16页
     ·生理生化标记第16页
     ·分子标记第16-19页
       ·RFLP 标记第17页
       ·RAPD 标记第17-18页
       ·ISSR 标记第18页
       ·SSR 标记第18-19页
       ·AFLP 标记第19页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2页
     ·研究目的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2页
第二章 种子老化对扁蓿豆种质生理变化的影响第22-27页
   ·材料与方法第22-24页
     ·实验材料第22页
     ·实验方法第22-24页
       ·电导率测定第22-23页
       ·可溶性含糖量测定第23页
       ·丙二醛含量测定第23-24页
   ·数据分析第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6页
     ·老化处理对扁蓿豆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的影响第24页
     ·老化处理对扁蓿豆种子MDA 含量的影响第24-25页
     ·老化处理对扁蓿豆种子可溶性含糖量的影响第25-26页
   ·小结与讨论第26-27页
第三章 ISSR 标记分析种子老化影响扁蓿豆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研究第27-36页
   ·材料与方法第27-32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盆栽试验第27-28页
     ·基因组DNA 提取第28-31页
       ·DNA 提取步骤第28-29页
       ·DNA 提取检测所需试剂及配制方法第29-30页
       ·DNA 浓度及纯度检测第30页
       ·DNA 质量检测第30-31页
     ·ISSR 分析第31-32页
       ·ISSR 引物第31页
       ·PCR 反应体系及反应仪器第31页
       ·PCR 反应程序第31页
       ·PCR 扩增产物电泳第31-32页
     ·数据分析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不同发芽率水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第32-33页
     ·扁蓿豆不同发芽率群体与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Shannon 指数的关系第33-34页
   ·小结与讨论第34-36页
第四章 SSR 标记分析种子老化影响扁蓿豆种质遗传完整性变化的研究第36-43页
   ·材料与方法第36-39页
     ·实验材料第36页
     ·盆栽试验第36页
     ·基因组DNA 提取第36-37页
       ·DNA 提取步骤第37页
       ·DNA 提取及检测所需试剂第37页
       ·DNA 浓度及纯度检测第37页
       ·DNA 质量检测第37页
     ·SSR 分析第37-39页
       ·SSR 引物第37-38页
       ·PCR 反应体系第38页
       ·PCR 反应程序第38页
       ·PCR 扩增产物电泳第38-39页
     ·数据分析第39页
   ·结果与分析第39-41页
     ·不同发芽率水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第39-40页
     ·扁蓿豆不同发芽率群体与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多样性、Shannon 指数的关系第40-41页
   ·SSR 标记和ISSR 标记的遗传一致度相关分析第41-42页
   ·小结与讨论第42-43页
第五章 综合讨论第43-45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5页
附录第55-59页
作者简介第59-60页
导师简介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苜蓿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的研究
下一篇:紫花苜蓿BADH基因导入与耐盐变异系的生理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