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嘉庆之际题红诗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红楼梦》与题红诗 | 第8-9页 |
| ·乾嘉之际题红诗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第2章 清宗室文人的题红诗研究 | 第12-19页 |
| ·与《红楼梦》相关的清宗室文人 | 第12-13页 |
| ·曹侯、才鬼、才人、英雄——题红诗中的曹雪芹论 | 第13-16页 |
| ·时政意味的淡化与儿女柔情的加重 | 第16-19页 |
| 第3章 题红诗对《红楼梦》文本的讴歌阐释之一 | 第19-32页 |
| ·总评类——传神文笔足千秋 | 第19-25页 |
| ·悲慨类——聚如春梦散如烟 | 第25-26页 |
| ·人物类——一觉红楼梦里人 | 第26-28页 |
| ·场景类——问谁幻入华胥境 | 第28-30页 |
| ·情节类——好梦惊回恶梦圆 | 第30-32页 |
| 第4章 题红诗对《红楼梦》文本的讴歌阐释之二 | 第32-41页 |
| ·周春的本事题红诗 | 第32-37页 |
| ·“半窗风雨助秋光”——脂批题红诗试论 | 第37-41页 |
| 第5章 题红诗与《红楼梦》的影响、流布 | 第41-47页 |
| ·“一叶多花”的诗体特征 | 第41-43页 |
| ·“一弄飞花”的潘炤《鸾坡居士红楼梦词》 | 第43-45页 |
| ·题红诗特色试论 | 第45-47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47-50页 |
| ·题红诗的价值 | 第47-48页 |
| ·题红诗的红学史定位与其他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附录:乾嘉时期题红诗史事系年 | 第54-57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