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1页 |
1 差异蛋白质组学产生的背景及表现形式 | 第13页 |
2 差异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的进展 | 第13-16页 |
·蛋白质检测 | 第13-14页 |
·双向凝胶电泳 | 第14页 |
·差异凝胶电泳 | 第14页 |
·多维液相分析技术 | 第14-15页 |
·同位素标记亲和标签 | 第15页 |
·质谱技术 | 第15页 |
·蛋白质芯片技术 | 第15-16页 |
·蛋白质组数据库的运用 | 第16页 |
3 差异蛋白的研究状况 | 第16-18页 |
·差异蛋白质组学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 第16页 |
·在微生物及动物方面的应用 | 第16页 |
·在植物方面的应用 | 第16-18页 |
4 硼元素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8页 |
5 锥栗空棚的影响、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锥栗空棚的影响 | 第18-19页 |
·研究现状 | 第19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锥栗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21-26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提取总蛋白质 | 第21页 |
·酚抽提法提取蛋白质 | 第21-22页 |
·蛋白质的定量 | 第22页 |
·双向电泳 | 第22页 |
·聚丙烯酰胺的银染法 | 第22-23页 |
·图像扫描与分析 | 第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蛋白样品制备 | 第23页 |
·电泳图谱比较分析 | 第23-24页 |
3 讨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硼处理叶、胚以及不同发育状态胚中的蛋白质差异 | 第26-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药品及其来源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28页 |
·蛋白质样品的提取 | 第26-27页 |
·蛋白质样品的定量 | 第27页 |
·蛋白质样品双向电泳 | 第27页 |
·电泳后检测 | 第27-28页 |
·采集图像 | 第28页 |
·等电点及分子量的确定 | 第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2页 |
·用pH3-10 非线性胶所得叶片及胚的双向电泳图谱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硼处理与未处理叶中蛋白质的差异 | 第29-32页 |
·硼处理与未处理胚中蛋白质的差异 | 第32-36页 |
·不同发育状态的胚中蛋白质的差异 | 第36-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硼处理叶及对照中蛋白质组差异 | 第40页 |
·硼处理胚及对照中中蛋白质组差异 | 第40-41页 |
·不同发育状态的胚中蛋白质的差异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质谱鉴定 | 第42-54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差异蛋白的质谱鉴定 | 第42-43页 |
·蛋白质点胶内酶解及肽段提取 | 第42页 |
·MAL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第42页 |
·数据库查询及蛋白质鉴定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处理叶及对照中差异蛋白的质谱结果 | 第43-45页 |
·质谱鉴定处理叶及对照中差异蛋白质的列表 | 第43-44页 |
·质谱鉴定处理叶中及对照中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 第44-45页 |
·处理胚及对照中差异蛋白质的质谱结果 | 第45-50页 |
·质谱鉴定处理胚及对照中差异蛋白质的列表 | 第45-47页 |
·质谱鉴定处理胚及对照中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 第47-50页 |
·不同发育状态中差异蛋白的质谱结果 | 第50-51页 |
·质谱鉴定不同发育状态胚中差异蛋白质的列表 | 第50页 |
·质谱鉴定不同发育状态胚中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缺少硼处理叶片的异常发育 | 第51页 |
·未用硼处理正常发育的胚的抗胁迫机制 | 第51-53页 |
·不同发育状态的胚胎中的差异蛋白 | 第53页 |
4 问题与展望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5页 |
附录 | 第6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