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意义 | 第10页 |
·箱体类零件测量技术的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现状 | 第12页 |
·三坐标测量机简介 | 第12-14页 |
·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原理 | 第13页 |
·三坐标测量机的分类 | 第13-14页 |
·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 | 第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机体关键尺寸测量原理及方法 | 第15-30页 |
·GEVO16 型柴油机的机体结构分析 | 第15-17页 |
·机体关键尺寸的确定 | 第17-18页 |
·测量方法分析 | 第18-25页 |
·孔径和孔距测量方法 | 第18-19页 |
·形状误差的测量方法 | 第19-20页 |
·位置误差的测量方法 | 第20-25页 |
·传统测量方法的缺陷 | 第25页 |
·测量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 | 第25-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测量系统及测量工艺 | 第30-50页 |
·机体加工工艺与检测要求 | 第30-31页 |
·三坐标测量机在OP100 测量工序的具体实现 | 第31-48页 |
·测头校验 | 第31-34页 |
·工件坐标系的建立 | 第34-37页 |
·采点策略 | 第37-44页 |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测量程序的编制 | 第45-48页 |
·机体三坐标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48-49页 |
·测量定位与夹紧 | 第48页 |
·温度的影响与控制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能力分析 | 第50-69页 |
·三坐标测量机的精度验证 | 第50-51页 |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第51-55页 |
·三坐标测量机精度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EC | 第52页 |
·三坐标测量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A | 第52-53页 |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RE | 第53页 |
·三坐标测量机与工件最大温度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T D | 第53-54页 |
·测量温度的影响UTA | 第54页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 | 第54-55页 |
·扩展不确定度U | 第55页 |
·气缸孔位置度测量不确定度 | 第55-59页 |
·测量任务 | 第55页 |
·原理、方法和条件 | 第55-56页 |
·不确定度计算 | 第56-58页 |
·不确定度计算分析 | 第58-59页 |
·主轴承孔孔径测量不确定度 | 第59-63页 |
·测量任务 | 第59页 |
·原理、方法和条件 | 第59-60页 |
·不确定度计算 | 第60-62页 |
·不确定度计算分析 | 第62-63页 |
·关键项点测量不确定度与检测能力分析 | 第63-68页 |
·部分关键项点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第63-67页 |
·检测能力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9-70页 |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