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医学图像倾斜校正方法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第18-26页
     ·图像倾斜校正方法研究第18-21页
     ·医学图像配准方法研究第21-25页
     ·模糊理论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应用研究第25-26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6-28页
第二章 医学图像倾斜校正方法研究第28-62页
   ·医学图像倾斜模型第29-30页
   ·医学图像边缘检测第30-34页
   ·图像的包围盒第34-35页
   ·医学图像质心和中心矩第35-37页
   ·基于图像矩的医学图像倾斜校正方法第37-41页
     ·基于图像几何矩的医学图像倾斜校正算法第37-38页
     ·基于图像惯量矩阵的医学图像倾斜校正方法第38-39页
     ·ACIM和MCIM的等价性第39-41页
   ·基于SVD的医学图像倾斜校正方法第41-44页
     ·SVD第41-43页
     ·MSVD第43-44页
   ·基于PCA的医学图像倾斜校正方法第44-50页
     ·PCA第45-47页
     ·MPCA第47-48页
     ·MSVD和MPCA的关系第48-50页
   ·基于KMC的医学图像倾斜校正方法第50-53页
     ·K-means聚类第50-51页
     ·MKMC第51-53页
   ·基于FCM的医学图像倾斜校正方法第53-57页
     ·FCM第53-55页
     ·MFCM第55-57页
   ·基于SOFM的医学图像倾斜校正方法第57-60页
     ·SOFM第57-59页
     ·MSOFM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三章 医学图像倾斜校正实验研究及结果比较第62-95页
   ·实际医学图像倾斜校正实验及结果第62-84页
     ·ACIM实验及结果第62-63页
     ·MCIM实验及结果第63-65页
     ·MSVD实验及结果第65-66页
     ·MPCA实验及结果第66-68页
     ·MKMC实验及结果第68-71页
     ·MFCM实验及结果第71-74页
     ·MSOFM实验及结果第74-82页
     ·结果分析第82-84页
   ·确知医学图像倾斜校正实验及结果第84-94页
     ·倾斜校正精度评价指标第85-86页
     ·倾斜校正实验结果第86-89页
     ·结果分析第89-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四章 倾斜校正方法在医学图像配准中应用研究第95-120页
   ·医学图像配准过程第95-97页
   ·医学图像配准方法第97-103页
     ·基于灰度的医学图像配准第97-100页
     ·基于点特征的医学图像配准第100-103页
   ·粗配准第103-119页
     ·倾斜校正和配准区别第103-104页
     ·倾斜校正方法在互信息医学图像配准中的应用第104-113页
       ·单模态医学图像配准第104-110页
       ·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第110-113页
     ·倾斜校正方法在ICP医学图像配准中的应用第113-119页
       ·单模态医学图像配准第114-117页
       ·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第117-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五章 倾斜校正和模糊理论在医学图像配准中应用研究第120-168页
   ·模糊理论第120页
   ·模糊距离第120-123页
   ·模糊信噪比第123-126页
   ·基于倾斜校正的模糊理论医学图像配准第126页
   ·实验和结果分析第126-136页
     ·模糊距离中m的选择第127-128页
     ·相似性测度比较第128-129页
     ·单模态图像配准模拟实验第129-132页
     ·多模态图像配准模拟实验第132-136页
   ·进一步讨论FSNR d第136-145页
     ·模糊信噪比和峰值信噪比第136-137页
     ·实验和结果分析第137-145页
       ·FSNR_d_2和MI变化曲线比较第137-138页
       ·单模态图像配准模拟实验第138-141页
       ·多模态图像配准模拟实验第141-145页
   ·相似性测度鲁棒性分析第145-167页
     ·插值方法第145-153页
       ·线性插值第146-147页
       ·二次样条插值第147-148页
       ·三次样条插值第148-150页
       ·B样条插值第150-153页
     ·插值方法鲁棒性分析第153-159页
       ·线性插值时配准第153-154页
       ·次样条插值(a=1)时配准第154-155页
       ·次B样条插值时配准第155-156页
       ·三次B样条插值时配准第156-157页
       ·三次样条插值(a=-0.5)时配准第157-159页
     ·数据缺失鲁棒性分析第159-162页
     ·噪声干扰鲁棒性分析第162-167页
       ·椒盐噪声干扰第162-165页
       ·高斯噪声干扰第165-167页
   ·本章小结第167-168页
第六章 总结第168-172页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第168-169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9-170页
   ·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工作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5页
致谢第185-186页
附录1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第186-188页
附录2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课题第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语义Web的描述逻辑本体构建
下一篇: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三维人体运动数据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