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前言 | 第9-30页 |
1.1癌症及肿瘤标志物 | 第9-19页 |
1.1.1癌症及肿瘤标志物的概述 | 第9页 |
1.1.2糖基化酶 | 第9-15页 |
1.1.3microRNA | 第15-17页 |
1.1.4核仁素 | 第17-19页 |
1.2癌症的治疗 | 第19-25页 |
1.2.1光热治疗(PTT) | 第20-22页 |
1.2.2光动力治疗(PDT) | 第22-24页 |
1.2.3基因治疗 | 第24-25页 |
1.3金属纳米材料 | 第25-29页 |
1.3.1金属纳米材料概述 | 第25页 |
1.3.2银纳米簇 | 第25-27页 |
1.3.2.1银纳米簇的简介 | 第25-26页 |
1.3.2.2银纳米簇的合成 | 第26页 |
1.3.2.3DNA银纳米簇在生物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1.3.3金纳米棒 | 第27-29页 |
1.4本工作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基于DNA超支化结构检测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 | 第30-39页 |
2.1引言 | 第30-31页 |
2.2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2.2.1试剂与仪器 | 第31-33页 |
2.2.2实验方法 | 第33页 |
2.3结果与讨论 | 第33-38页 |
2.3.1实验原理 | 第33-34页 |
2.3.2实验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5页 |
2.3.3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5-37页 |
2.3.4UDG的检测 | 第37-38页 |
2.3.5实验的选择性 | 第38页 |
2.4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基于DNA三螺旋-金纳米棒探针同时检测肿瘤细胞内miRNA和核仁素及其光热治疗研究 | 第39-53页 |
3.1引言 | 第39-40页 |
3.2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3.2.1试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3.2.2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3.3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3.3.1实验原理 | 第44-45页 |
3.3.2AuNR的表征及DNA三螺旋结构形成的验证 | 第45-46页 |
3.3.3实验可行性研究 | 第46-47页 |
3.3.4miRNA检测的选择性研究 | 第47页 |
3.3.5AuNR的光热特性 | 第47-48页 |
3.3.6流式细胞术验证AuNR的光热疗效 | 第48-49页 |
3.3.7探针进细胞方式的探究 | 第49-50页 |
3.3.8MCF-7细胞中核仁素及miRNA的成像 | 第50-51页 |
3.3.9多种细胞中核仁素及miRNA的成像 | 第51-52页 |
3.4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