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6-34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硼氢化钠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第17-20页 |
| ·硼氢化钠的基本性质 | 第17页 |
| ·硼氢化钠水解制氢用于 PEMFC | 第17-19页 |
|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简介 | 第19-20页 |
| ·直接硼氢化钠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 第20-32页 |
| ·硼氢化钠电化学氧化机理 | 第21-23页 |
| ·阳极催化剂 | 第23-25页 |
| ·阴极催化剂 | 第25-26页 |
| ·电解质膜 | 第26-29页 |
| ·电池及电堆性能 | 第29-31页 |
| ·硼氢化钠的制备和循环利用 | 第31-32页 |
|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32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 第32-34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34-43页 |
|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34-36页 |
| ·催化剂及研究电极的制备 | 第36页 |
| ·碳载体的前处理 | 第36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6页 |
| ·研究电极的制备 | 第36页 |
| ·膜电极的制备 | 第36-38页 |
| ·扩散层的制备 | 第37-38页 |
| ·催化层的制备 | 第38页 |
| ·质子交换膜的预处理 | 第38页 |
| ·膜电极的热压 | 第38页 |
| ·测试系统的建立 | 第38-41页 |
| ·催化剂测试系统 | 第38-39页 |
| ·燃料电池测试系统 | 第39-41页 |
| ·电化学测试 | 第41页 |
| ·循环伏安测试 | 第41页 |
| ·稳态极化测试 | 第41页 |
| ·极化曲线及恒电流测试 | 第41页 |
| ·物理测试与表征 | 第41-43页 |
| ·接触角测试 | 第41-42页 |
| ·粘度的测试 | 第42页 |
| ·扫描电镜和X 射线能量散射分析(EDAX) | 第42页 |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2页 |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42-43页 |
| 第3章 碳载二元合金催化剂制备工艺研究 | 第43-74页 |
| ·碳载催化剂电化学测试体系参数的选择 | 第43-48页 |
| ·测试温度的选择 | 第44页 |
| ·CV 电位范围和扫速的选择 | 第44-46页 |
| ·电解质溶液浓度的选择 | 第46-47页 |
| ·i-t 曲线测试时间的选择 | 第47页 |
| ·Nafion 溶液用量的选择 | 第47-48页 |
| ·NaBH_4 在一元碳载催化剂上的CV 曲线分析 | 第48-51页 |
| ·NaBH_4 在Pt/C 催化剂上的CV 曲线分析 | 第49页 |
| ·NaBH_4 在Au/C 催化剂上的CV 曲线分析 | 第49-50页 |
| ·NaBH_4 在Ni/C 催化剂上的CV 曲线分析 | 第50-51页 |
| ·AuPt/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优化及分析 | 第51-57页 |
| ·不同摩尔比AuPt /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 第51-52页 |
| ·AuPt(7:3)/C 催化剂性能提高的原因分析 | 第52-54页 |
| ·热处理对AuPt(7:3)/C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54-57页 |
| ·AuNi/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优化及分析 | 第57-63页 |
| ·不同摩尔比AuNi/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 第57-58页 |
| ·AuNi(7:3)/C 催化剂性能提高的原因分析 | 第58-61页 |
| ·热处理对AuNi(7:3)/C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 ·PtNi/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优化及分析 | 第63-72页 |
| ·不同摩尔比PtNi/C 二元合金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 第63-64页 |
| ·PtNi(7:3)/C 催化剂性能提高的原因分析 | 第64-70页 |
| ·热处理对PtNi(7:3)/C 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70-72页 |
| ·三种最优化二元合金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4章 膜电极制备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74-103页 |
| ·阳极催化层制备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74-84页 |
| ·阳极催化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75-79页 |
| ·阳极催化剂载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79-82页 |
| ·阳极催化层Nafion 含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82-84页 |
| ·阳极扩散层制备工艺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84-93页 |
| ·阳极扩散层PTFE 含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85-89页 |
| ·阳极扩散层碳粉载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89-93页 |
| ·电解质膜及其Na+化处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93-102页 |
| ·电解质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93-98页 |
| ·电解质膜的Na+化处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98-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5章 运行条件对电池性能影响及复合膜电极研究 | 第103-131页 |
| ·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 ·阳极燃料溶液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06-114页 |
| ·NaBH_4 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 ·NaOH 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10-114页 |
| ·阴极工作条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14-120页 |
| ·氧化剂状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115-118页 |
| ·阴极产物对电池长时间运行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 ·新型复合膜电极的研制 | 第120-129页 |
| ·DSBFC 燃料库仑效率分析 | 第120-123页 |
| ·新型膜电极与传统膜电极的比较 | 第123-126页 |
| ·新型膜电极的优化 | 第126-1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9-131页 |
| 结论 | 第131-1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3-14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8-150页 |
| 致谢 | 第150-151页 |
| 个人简历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