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能动安全系统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方法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非能动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非能动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非能动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AP1000 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 | 第13-18页 |
·换热器简介 | 第13-15页 |
·换热器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池沸腾传热的强化方法 | 第18-22页 |
·强化表面法 | 第18-21页 |
·加入添加剂法 | 第21-22页 |
·外加矢量场法 | 第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池沸腾传热机理 | 第24-34页 |
·池沸腾传热模型 | 第24-27页 |
·对流循环模型 | 第24-25页 |
·薄层蒸发模型 | 第25-26页 |
·汽液交换模型 | 第26页 |
·组合机理模型 | 第26-27页 |
·池沸腾传热关系式 | 第27-30页 |
·池沸腾传热中的管束效应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 第34-47页 |
·实验装置介绍 | 第34-38页 |
·实验流程 | 第34-35页 |
·实验装置 | 第35-37页 |
·数据采集 | 第37-38页 |
·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实验仪器的校正 | 第39-40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40-42页 |
·总传热功率的计算 | 第40页 |
·传热系数的计算 | 第40-42页 |
·实验装置的改进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管束池沸腾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67页 |
·光管管束沸腾传热 | 第47-55页 |
·实验现象 | 第47-48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公式计算结果比较 | 第53-55页 |
·针翅管管束沸腾传热 | 第55-60页 |
·实验现象 | 第55-56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多孔管管束沸腾传热 | 第60-64页 |
·不完全浸没沸腾传热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管内冷凝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7-74页 |
·冷凝传热的计算方法 | 第67-69页 |
·B30 管的管内冷凝传热 | 第69-71页 |
·紫铜管的管内冷凝传热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