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论文

松辽盆地南部长春岭构造带扶余油层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及实践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2页
第一章 构造格局演化特征第12-17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12-13页
   ·地层演化特征第13-14页
   ·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第14-17页
     ·构造活动控制烃源岩的发育第14-15页
     ·构造活动控制沉积作用和储集岩的发育第15页
     ·构造活动控制圈闭形成和油气聚集第15-17页
第二章 沉积类型及其储层特征第17-26页
   ·区域沉积背景第17页
   ·沉积物源分析第17-18页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第18-24页
   ·储层特征第24-25页
   ·认识与结论第25-26页
第三章 含油气系统分析第26-30页
   ·油气系统模拟方法及参数第26-28页
   ·模拟结果初步分析第28-30页
第四章 油气成藏规律第30-41页
   ·原油成藏系统研究第30-35页
     ·油藏概况第30页
     ·油源岩评价本区生油潜力有限第30-31页
     ·油源对比分析油气存在运移第31-32页
     ·原油成藏系统特征第32-35页
   ·压力偏低证实油气成藏后曾构造抬升第35-36页
     ·遭受强烈剥蚀第35页
     ·油气层压力偏低第35-36页
   ·油气运移模式指出下步方向第36-37页
     ·长春岭背斜带的大庆探区部分油气成环带分布第36页
     ·构造低部为具有存在油环的证据第36-37页
   ·油气运聚路径周边为油气勘探富集区第37-41页
第五章 有利区预测与勘探实践第41-43页
   ·长春岭西部有利勘探区预测第41页
   ·长春岭中部有利勘探区预测第41页
   ·长春岭东部有利勘探区预测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9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详细摘要第51-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岭火山岩气藏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
下一篇:砂岩力学性质及射孔检测靶评价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