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关于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思考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一、刑事被害人救助问题概述第10-15页
 (一)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0-11页
 (二) 被害人的概念第11-12页
 (三)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概念和特征第12-15页
二、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5-21页
 (一)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必要性第15-18页
  1. 彰显社会正义和效率的必然要求第15-16页
  2. 保障人权,平衡国家利益、被告人利益与被害人利益的要求第16-17页
  3. 完善社会福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第17页
  4. 顺应历史潮流,完善刑事法律制度的要求第17-18页
 (二) 实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可行性第18-21页
  1. 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入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第18-19页
  2. 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19-20页
  3. 国外相关立法及国内部分地方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第20-21页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21-25页
 (一) 当前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存在问题第21-23页
  1. 司法救助的不足第21-22页
  2. 民政救助的不足第22页
  3. 社会救助的不足第22-23页
 (二)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问题的成因探析第23-25页
  1. 先刑后民,制约被害人获得赔偿第23页
  2. 相对于强大的公权,被害人自我意识淡薄第23-24页
  3. 加害人自身特性,被害人获得赔偿难度加大第24页
  4. 公众对被害人关注不够,社会救助水平较低第24-25页
四、代表性国家或地区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第25-31页
 (一) 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概述第25-29页
  1. 英国——民间救助发达第25-26页
  2. 美国——司法救助完善第26-27页
  3. 德国——重视隐私保护第27-28页
  4. 法国——支持精神赔偿第28页
  5. 日本——保护规定较多第28-29页
  6. 我国台湾——补偿与日本相类似第29页
 (二) 对代表性国家或地区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的比较分析第29-31页
五、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完善措施第31-42页
 (一)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第31-32页
 (二) 确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第32-34页
  1. 结合本土的借鉴原则第33页
  2. 公平正义原则第33页
  3. 救助为辅原则第33页
  4. 比例适当原则第33页
  5. 有限原则第33-34页
  6. 及时便捷原则第34页
 (三) 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主要内容第34-42页
  1. 立法提速第34-35页
  2. 救助对象与范围第35-36页
  3. 救助条件第36-37页
  4. 救助金来源和管理机构第37-38页
  5. 救助金数额和形式第38-39页
  6. 救助机构和程序第39-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后记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伙计》中的文化融合
下一篇:中国法治进程中罪犯知识产权保障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