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困境中的探索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第1章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与特质 | 第13-19页 |
| ·“民生新闻”的产生与内涵 | 第13页 |
|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 ·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 | 第14-19页 |
| ·地源优势 | 第14-16页 |
| ·电视是民生新闻最好的载体 | 第16-19页 |
| 第2章 电视“民生新闻”的存在的问题 | 第19-25页 |
| ·电视“民生新闻”显现出的缺点 | 第19-22页 |
| ·钟爱负面新闻、品位趋向低俗 | 第19-20页 |
| ·报道缺乏思想和深度 | 第20-21页 |
| ·选题重复,形式雷同 | 第21页 |
| ·缺乏人情味 | 第21-22页 |
| ·方言泛滥,自我认同 | 第22页 |
|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运作方面出现了偏差 | 第22-25页 |
| ·新闻无内涵,“投诉热线”含金量低 | 第23-24页 |
| ·以城市居民为核心,有失采编传播公平 | 第24-25页 |
| 第3章 电视“民生新闻”的出路 | 第25-39页 |
| ·如何应对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 第25-33页 |
| ·认清民生新闻的内涵,拓展民生新闻的选题 | 第25-27页 |
| ·电视“民生新闻”要走“平民化”路线 | 第27-29页 |
| ·坚持正确导向,强化理性思考 | 第29-31页 |
| ·电视“民生新闻”要有真情实感 | 第31-33页 |
| ·注重新闻报道的策划 | 第33-35页 |
| ·加强对新闻报道策划的好处 | 第33-35页 |
| ·策划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 第35页 |
| ·电视“民生新闻”的创新 | 第35-39页 |
| ·形式创新 | 第36页 |
| ·方法创新 | 第36-37页 |
| ·角度创新 | 第37-39页 |
| 第4章 电视“民生新闻”的展望 | 第39-47页 |
| ·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 第39-42页 |
| ·增强舆论监督能力 | 第39-41页 |
| ·全面激活媒体功能 | 第41页 |
| ·保持地域优势,领衔新闻媒体 | 第41-42页 |
| ·电视“民生新闻”的尝试 | 第42-47页 |
| ·深挖独家新闻,尝试“付费采访 | 第42-43页 |
| ·增加新闻评论,展现不同声音 | 第43-44页 |
| ·电视直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 | 第44-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