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概述 | 第11-27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微生物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 | 第13页 |
| ·微生物传感器的结构 | 第13页 |
| ·微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第13页 |
| ·微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13页 |
| ·硝化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 ·硝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 ·硝化菌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常用的微生物固定方法 | 第18-21页 |
| ·吸附法 | 第18页 |
| ·共价结合法 | 第18-19页 |
| ·交联法 | 第19页 |
| ·包埋法 | 第19页 |
| ·夹心法 | 第19页 |
| ·各种固定化技术的比较 | 第19-20页 |
| ·载体的分类 | 第20页 |
|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优点 | 第20-21页 |
| ·微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第21-24页 |
| ·在生物工业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第24页 |
|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24-27页 |
| ·课题来源 | 第24页 |
|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 ·意义 | 第25-2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43页 |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7页 |
| ·菌种来源及主要培养基 | 第27页 |
| ·试剂 | 第27页 |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43页 |
| ·菌种的筛选 | 第28页 |
| ·硝化菌的硝化速率测定 | 第28页 |
| ·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光度法 | 第28-30页 |
|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 | 第30-32页 |
| ·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光度法 | 第32-34页 |
| ·菌种鉴定方法 | 第34-41页 |
| ·微生物膜的制备方法 | 第41页 |
| ·硝化菌生物传感器的组装 | 第41页 |
| ·传感器毒性测试 | 第41-43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7页 |
| ·菌种的筛选 | 第43-44页 |
| ·生理生化鉴定 | 第44-45页 |
| ·菌种全细胞脂肪酸分析鉴定 | 第45-48页 |
| ·不同因素对硝化速率的影响分析 | 第48-53页 |
| ·菌种硝化速率的测定 | 第48-49页 |
| ·温度对硝化速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 ·pH值对硝化速率的影响 | 第50页 |
| ·装瓶量对硝化速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投菌量对硝化速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各因素对硝化速率的综合影响 | 第52-53页 |
| ·菌膜固定载体配比优化 | 第53-54页 |
| ·硝化菌传感器对毒性的响应研究 | 第54-57页 |
| ·硝化菌传感器对无机毒物的响应 | 第54-55页 |
| ·硝化菌传感器对有机物的响应 | 第55-57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 ·创新点 | 第58页 |
| ·建议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 附录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