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10-12页 |
| 第2章 自动化测试概述 | 第12-21页 |
| ·自动化测试定义及标准 | 第12-13页 |
| ·软件测试原理及方法 | 第13-14页 |
| ·代码分析 | 第13页 |
| ·捕获回放 | 第13页 |
| ·录制回放 | 第13-14页 |
| ·脚本技术 | 第14页 |
| ·自动比较 | 第14页 |
| ·软件测试自动化测试生存周期 | 第14-16页 |
| ·自动化测试工具 | 第16-20页 |
|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特点 | 第16-18页 |
| ·市场上的自动测试工具 | 第18-19页 |
|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优势与局限性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配电终端管理终端功能及结构 | 第21-33页 |
| ·国标规约 | 第21-24页 |
| ·配电管理终端数据传输规约的结构 | 第21-22页 |
| ·国电规约的数据帧及结构 | 第22-23页 |
| ·国标规约处理流程图 | 第23-24页 |
| ·终端的通信进程 | 第24-26页 |
| ·配电终端与前置机的上行通信 | 第24-25页 |
| ·终端与电表通信的下行通信 | 第25-26页 |
| ·软件总体框架 | 第26页 |
| ·配电终端的数据采集 | 第26-29页 |
| ·采集电表数据信息 | 第26-27页 |
| ·数据采集方式 | 第27页 |
| ·采集流程 | 第27-29页 |
| ·配电终端负荷控制方式 | 第29-32页 |
| ·电量定值闭环控制 | 第30-31页 |
| ·功率定值闭环控制 | 第31-32页 |
| ·遥控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配电管理终端软件测试自动化的硬件平台 | 第33-38页 |
| ·PTC-8320M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 ·PTC-8320M测试功能 | 第34页 |
| ·测试平台的具体应用 | 第34-37页 |
| ·交流采样算法 | 第34-35页 |
| ·模拟量测量精度试验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5章 配电终端软件测试自动化的软件设计 | 第38-50页 |
| ·设计的语言选择 | 第38-41页 |
| ·基于DELPHI的配电终端接口的软件设计 | 第38-41页 |
| ·软件设计的原则 | 第41页 |
| ·软件设计的原则 | 第41页 |
| ·设计思想 | 第41页 |
| ·功能模块及其实现 | 第41-45页 |
| ·通讯检测模块 | 第41-43页 |
| ·抄表检测模块 | 第43-44页 |
| ·报警检测模块 | 第44页 |
| ·系统综合管理 | 第44-45页 |
| ·后台管理软件模块设计 | 第45-47页 |
| ·软件运行结果及分析 | 第47-49页 |
| ·通讯检测模块的运行结果 | 第47页 |
| ·控制功能检测结果 | 第47-48页 |
| ·后台管理模块检测运行结果 | 第48-49页 |
| ·测试结果记录检测运行结果 | 第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 ·总结与结论 | 第50-51页 |
| ·未来研究工作与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