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武汉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1 绪论第13-27页
   ·课题来源与历史积累第13-14页
   ·研究的背景第14-15页
   ·研究涉及相关概念辨析第15-19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9-23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24-26页
   ·研究框架第26-27页
2 武汉城市空间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动力分析第27-38页
   ·双重驱动、多元拼贴(1860-1948 年)第27-32页
     ·城市空间发展概况第28-31页
     ·主要动力分析第31-32页
   ·政府主导,先跳跃发展后轴线推进(1949-1965 年)第32-36页
     ·城市空间发展概况第32-35页
     ·主要动力分析第35-36页
   ·自下而上、边缘填充(1966-1979 年)第36-38页
     ·城市空间发展概况第36-37页
     ·主要动力分析第37-38页
3 武汉都市区空间发展的过程及特征第38-48页
   ·武汉都市区空间发展的过程(1980-2008 年)第38-44页
     ·中心城缓慢发展阶段(1980-1989 年)第38-39页
     ·都市区萌芽阶段(1990-2000 年)第39-42页
     ·都市区形成阶段(2001-2008 年)第42-44页
   ·武汉都市区内聚型的空间拓展特征第44-45页
   ·武汉都市区簇群式的空间结构特征第45-48页
4 武汉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的动力作用机理第48-93页
   ·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体系(DSTA)建构第48-55页
     ·企业—经济推动力第49-50页
     ·政府—政府调控力第50页
     ·环境—环境支撑力第50-51页
     ·市民—市民制约力第51页
     ·小结第51-55页
   ·经济推动力的作用机理第55-69页
     ·空间规模扩张力—经济增长推动了都市区空间的扩张第55-59页
     ·空间结构优化力—产业结构优化导致都市区空间结构的重组第59-66页
     ·拓展方式决定力—工业化水平导致了都市区的内聚式发展第66-69页
   ·政府调控力的作用机理第69-83页
     ·空间发展促动力—政策与城建投资推动了都市区空间的发展第69-72页
     ·空间发展导向力—各级开发区的建设促进了都市区外围组团簇群式集聚第72-78页
     ·空间规划控制力—新版总规引导都市区向成熟的簇群式结构发展第78-83页
   ·环境支撑力的作用机理第83-88页
     ·空间发展承载力—为都市区空间扩张提供了用地保障第83-86页
     ·空间形态塑造力—山水环境格局是导致簇群式形态形成的基础第86-88页
   ·市民制约力的作用机理第88-91页
     ·空间发展促动力—市民需求增长推动了都市区空间发展第88-89页
     ·空间发展约束力—市民择居意向和公众参与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第89-91页
   ·小结——簇群式结构形成的必要及充分条件第91-93页
5 武汉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及特征第93-105页
   ·武汉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第93-97页
     ·合力模型第94-95页
     ·覆盖模型第95-96页
     ·综合模型第96-97页
   ·与沿海大城市空间发展动力的比较第97-102页
     ·城市空间发展的比较第98-100页
     ·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空间发展动力第100-101页
     ·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空间发展动力第101-102页
   ·武汉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特征第102-105页
     ·政府调控力占主导:引导簇群式结构形成与发展第102-103页
     ·经济推动力稍弱:导致内聚式空间拓展方式第103-104页
     ·环境支撑力是基础:簇群式结构产生的必要条件第104-105页
6 结论与启示第105-110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105-108页
     ·武汉城市空间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动力第105页
     ·武汉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的动力作用机理第105-106页
     ·武汉都市区簇群式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与特征第106-108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08-109页
     ·建立了更全面的城市空间发展动力体系解释框架(DSTA)第108页
     ·总结了作为簇群式结构典型代表的武汉都市区的动力机制第108页
     ·提出了内聚型发展背景下,城市空间发展动力作用机理第108-109页
   ·对未来武汉都市区空间发展的启示第109-110页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优化第109页
     ·尊重自然环境,构建并保护都市区生态构架第109页
     ·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动力背景下,应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街区控制引导体系研究--以太原南华门为例
下一篇:面向规划管理的城市设计体系建构--以武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