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超级电容器的介绍 | 第8-11页 |
1.2.1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8-9页 |
1.2.2 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 | 第9页 |
1.2.3 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参数 | 第9-10页 |
1.2.4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前景 | 第10-11页 |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及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导电聚合物聚苯胺 | 第11页 |
1.3.2 石墨烯及其衍生物 | 第11-13页 |
1.3.3 二氧化钛纳米管 | 第13页 |
1.3.4 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 | 第13-14页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聚苯胺/石墨烯/钛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第15-26页 |
2.1 研究背景及实验简介 | 第15-16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16页 |
2.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16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2.3 聚苯胺/石墨烯/钛电极的制备 | 第16-18页 |
2.3.1 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 第16-17页 |
2.3.2 PANI/石墨烯/Ti电极的制备 | 第17-18页 |
2.4 材料的表征与电化学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2.4.1 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18页 |
2.4.2 电化学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2.5 聚苯胺/石墨烯/钛电极的表征及分析 | 第19-25页 |
2.5.1 石墨烯形貌分析 | 第19-20页 |
2.5.2 PANI/VG/Ti电极的形貌分析 | 第20-21页 |
2.5.3 石墨烯及PANI/VG的成分及结构分析 | 第21-25页 |
2.6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聚苯胺/石墨烯/钛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26-35页 |
3.1 电化学沉积聚苯胺CV图 | 第26页 |
3.2 聚苯胺/石墨烯/钛电极的选择 | 第26-29页 |
3.2.1 石墨烯的生长时间对PANI/VG/Ti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2 聚苯胺的沉积圈数对PANI/VG/Ti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3 不同沉积圈数聚苯胺的奈奎斯特图曲线对比 | 第28-29页 |
3.3 聚苯胺/石墨烯/钛电极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29-31页 |
3.3.1 电位窗口对PANI-50/VG/Ti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2 扫描速率对PANI-50/VG/Ti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 第30页 |
3.3.3 电流密度对PANI-50/VG/Ti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聚苯胺/石墨烯/钛电容器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1-34页 |
3.4.1 电位窗口对PANI-50/VG/Ti电容器比电容的影响 | 第31-32页 |
3.4.2 放电电流密度对PANI-50/VG/Ti电容器比电容的影响 | 第32页 |
3.4.3 PANI-50/VG/Ti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Ragone图 | 第32-33页 |
3.4.4 PANI-50/VG/Ti电容器的循环稳定性曲线图 | 第33-34页 |
3.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掺硼石墨烯/TiO_2纳米管/钛电极的制备及表征 | 第35-45页 |
4.1 研究背景及实验简介 | 第35-36页 |
4.2 试剂与仪器 | 第36页 |
4.2.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第36页 |
4.2.2 主要仪器 | 第36页 |
4.3 掺硼石墨烯/TiO_2纳米管/Ti电极的制备 | 第36-38页 |
4.3.1 TiO_2 纳米管薄膜的制备 | 第36页 |
4.3.2 TiO_2 纳米管薄膜退火处理 | 第36-37页 |
4.3.3 掺硼石墨烯/TiO_2纳米管/Ti电极的制备 | 第37-38页 |
4.4 掺硼石墨烯/TiO_2纳米管/Ti电极的表征与分析 | 第38-44页 |
4.4.1 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形貌分析 | 第38-39页 |
4.4.2 BG/TiO_2 纳米管/Ti电极的形貌分析 | 第39-40页 |
4.4.3 TiO_2 纳米管及BG/TiO_2纳米管的成分及结构分析 | 第40-44页 |
4.5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掺硼石墨烯/TiO_2纳米管/钛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5-56页 |
5.1 掺硼石墨烯/TiO_2纳米管/Ti电极的选择 | 第45-47页 |
5.1.1 BG生长时间不同的BG/TiO_2/Ti电极的CV曲线 | 第45-46页 |
5.1.2 BG生长时间不同的BG/TiO_2/Ti电极的GCD曲线 | 第46-47页 |
5.1.3 BG生长时间不同的BG/TiO_2/Ti电极的电化学阻抗分析 | 第47页 |
5.2 掺硼石墨烯/TiO_2纳米管/Ti电极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7-51页 |
5.2.1 电位窗口对BG/TiO_2/Ti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 第47-48页 |
5.2.2 扫描速率对BG/TiO_2/Ti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3 电流密度对BG/TiO_2/Ti电极比电容的影响 | 第49-50页 |
5.2.4 BG/TiO_2/Ti电极循环稳定性测试图 | 第50-51页 |
5.3 锂离子电容器的组装与性能分析 | 第51-55页 |
5.3.1 电位窗口对BG/TiO_2/Ti电容器比电容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2 扫描速率对BG/TiO_2/Ti电容器比电容的影响 | 第52页 |
5.3.3 放电电流密度对BG/TiO_2/Ti电容器比电容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4 BG/TiO_2/Ti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Ragone图 | 第53-54页 |
5.3.5 BG/TiO_2/Ti电容器的循环稳定性测试图 | 第54-55页 |
5.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