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 第3-9页 |
摘要 | 第9-17页 |
ABSTRACT | 第17-28页 |
前言 | 第29-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第一章 早期子宫内膜癌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淋巴结转移预后的系统评价 | 第33-60页 |
引言 | 第33-35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1.纳入标准 | 第35页 |
2.临床试验的检索策略 | 第35-36页 |
3.资料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 | 第36页 |
4.资料分析 | 第36-37页 |
结果 | 第37-52页 |
1.纳入研究概述 | 第37-38页 |
2.纳入研究的风险偏倚评估 | 第38-50页 |
3.疗效分析 | 第50-52页 |
讨论 | 第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第二章 基于121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真实世界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 第60-81页 |
引言 | 第60-61页 |
1.资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1.1 数据来源 | 第61页 |
1.2 数据库结构规范化 | 第61页 |
1.3 数据标准化 | 第61页 |
1.4 数据分析 | 第61-62页 |
2.结果 | 第62-74页 |
2.1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一般信息和临床特征 | 第62-63页 |
2.2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相关检查指标 | 第63-65页 |
2.3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病理特征 | 第65-68页 |
2.4 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 | 第68-74页 |
3.讨论 | 第74-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三章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1-98页 |
引言 | 第8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1-83页 |
1.基因检索 | 第81-82页 |
2.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第82页 |
3.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2-83页 |
结果 | 第83-93页 |
1.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筛选差异基因 | 第83-86页 |
2.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 | 第86-87页 |
3.信号通路富集获得基因与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相关蛋白基因互作分析 | 第87-93页 |
讨论 | 第93-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第四章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多种相关蛋白表达研究 | 第98-154页 |
引言 | 第98-100页 |
第一节 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相关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 第100-123页 |
1.方法 | 第100页 |
2.结果 | 第100-121页 |
3.讨论 | 第121-123页 |
第二节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相关蛋白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 | 第123-149页 |
1.材料 | 第123-124页 |
2.方法 | 第124-127页 |
2.1 研究病例的选择 | 第124页 |
2.2 组织芯片的制备 | 第124-125页 |
2.3 免疫组化检测 | 第125-126页 |
2.4 结果判断 | 第126-127页 |
3.结果 | 第127-141页 |
3.1 子宫内膜癌的组织芯片制作结果 | 第127-129页 |
3.2 组织芯片的判读 | 第129页 |
3.3 免疫组化图谱 | 第129-130页 |
3.4 CA125、CD44v6、CK19、IRS1、EIF4E、ANGPT1、VEGFC、FGFR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 | 第130-132页 |
3.5 CA125、CD44v6、CK19、IRS1、EIF4E、ANGPT1、VEGFC、FGFR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相关性 | 第132-133页 |
3.6 IRS1、VEGFC、CK19、EIF4E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中的ROC曲线 | 第133-134页 |
3.7 IRS1、VEGFC在子宫内膜癌中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第134-135页 |
3.8 IRS1、VEGFC在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中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第135-136页 |
3.9 IRS1与VEGFC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中的生存分析 | 第136-141页 |
3.10 IRS1、VEGFC及临床病理因素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 第141页 |
4.讨论 | 第141-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4页 |
附录 | 第154-158页 |
附录1 中英文主要缩写略语表 | 第154-155页 |
附录2 140个共同差异上调基因 | 第155-156页 |
附录3 424个共同差异下调基因 | 第156-158页 |
综述 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与处理的现状 | 第158-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69页 |
全文小结 | 第169-171页 |
致谢 | 第171-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