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超疏水不锈钢网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9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自然界中的特殊润湿性第13-14页
    1.3 仿生超疏水的制备第14-18页
        1.3.1 源于荷叶的仿生材料第15页
        1.3.2 源于水稻叶的仿生材料第15-16页
        1.3.3 源于蚊子眼睛的仿生材料第16-17页
        1.3.4 蝴蝶翅膀的仿生材料第17页
        1.3.5 源于鱼鳞的仿生材料第17-18页
        1.3.6 源于壁虎的脚的仿生材料第18页
    1.4 表面润湿性第18-19页
        1.4.1 接触角第18-19页
    1.5 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9-23页
        1.5.1 化学刻蚀法第19-20页
        1.5.2 水热法第20-21页
        1.5.3 溶胶-凝胶法第21页
        1.5.4 模板法第21-22页
        1.5.5 自组装法第22页
        1.5.6 电化学沉积法第22-23页
    1.6 表面润湿模型及原理第23-24页
        1.6.1 杨氏方程第23页
        1.6.2 Wenzel和 Cassie模型第23-24页
        1.6.3 Wenzel和 Cassie模型的相互转化第24页
    1.7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第24-26页
        1.7.1 超疏水表面在防覆冰方面的应用第24-25页
        1.7.2 超疏水表面在工业防腐中的应用第25页
        1.7.3 超疏水表面在流体减阻领域的应用第25-26页
    1.8 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第26-29页
        1.8.1 物理法第26页
        1.8.2 化学法第26-27页
        1.8.3 生物法第27页
        1.8.4 超疏水表面进行油水分离第27-29页
第二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疏水纳米二氧化硅涂层第29-37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1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29-30页
        2.2.2 实验仪器第30页
        2.2.3 实验步骤第30-3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2.3.1 表面润湿性的变化第31页
        2.3.2 SEM下的微表面结构第31-32页
        2.3.3 红外光谱表征第32-33页
        2.3.4 浸泡次数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第33-34页
        2.3.5 老化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第34页
    2.4 反应原理第34-35页
        2.4.1 反应方程式第34-35页
        2.4.2 反应过程图第35页
    2.5 总结第35-37页
第三章 刻蚀法制备超疏水不锈钢网第37-45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39页
        3.2.1 实验材料第37-38页
        3.2.2 实验仪器第38页
        3.2.3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第38-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3页
        3.3.1 超疏水不锈钢网表面形貌分析第39-40页
        3.3.2 反应原理第40页
        3.3.3 超疏水不锈钢网表面润湿性分析第40-41页
        3.3.4 超疏水不锈钢网表面成分第41-42页
        3.3.5 刻蚀液浓度对不锈钢网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第42页
        3.3.6 超疏水性能的稳定性研究第42-43页
        3.3.7 硬脂酸修饰前后接触角的比较第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水热法制备超疏水不锈钢网第45-52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实验部分第45-47页
        4.2.1 实验材料第45-46页
        4.2.2 实验仪器第46页
        4.2.3 实验步骤第46-4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7-50页
        4.3.1 表面形貌分析第47-48页
        4.3.2 反应原理第48-49页
        4.3.3 不锈钢网的表面润湿性分析第49页
        4.3.4 低表面能物质修饰前后不锈钢的耐腐蚀性第49-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油水分离应用研究第52-59页
    5.1 引言第52页
    5.2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2-57页
        5.2.1 油水分离装置第53页
        5.2.2 分离过程第53-54页
        5.2.3 不同油品的分离效率及其分离次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第54页
        5.2.4 超疏水不锈钢网的耐压性能的理论值第54-55页
        5.2.5 超疏水不锈钢网承受的最高液柱的实际值第55-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结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原位合成氟改性Fe3O4及其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研究
下一篇:茂名石化专用聚丙烯产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