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单相弧光接地故障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配电线路故障辨识与诊断方法 | 第9-12页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特征分析及仿真研究 | 第13-34页 |
2.1 小电流接地方式 | 第13-19页 |
2.1.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 第13-16页 |
2.1.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 第16-19页 |
2.2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暂态过程分析 | 第19-24页 |
2.2.1 暂态电容电流 | 第20-22页 |
2.2.2 暂态电感电流 | 第22-23页 |
2.2.3 暂态接地电流 | 第23页 |
2.2.4 暂态过程特征 | 第23-24页 |
2.3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建模及仿真 | 第24-33页 |
2.3.1 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 | 第24-25页 |
2.3.2 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5-28页 |
2.3.3 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28-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单相弧光接地故障建模及仿真研究 | 第34-45页 |
3.1 电弧基本理论 | 第34-35页 |
3.1.1 电弧 | 第34页 |
3.1.2 电弧特性 | 第34-35页 |
3.2 电弧模型的建立 | 第35-40页 |
3.2.1 黑盒模型 | 第35-36页 |
3.2.2 传统电弧模型 | 第36-37页 |
3.2.3 改进的电弧模型 | 第37-39页 |
3.2.4 改进的电弧模型仿真及验证 | 第39-40页 |
3.3 单相弧光接地故障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0-41页 |
3.4 单相弧光接地故障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辨识与诊断研究 | 第45-67页 |
4.1 小波变换方法理论 | 第45-48页 |
4.1.1 多分辨率分析 | 第45-46页 |
4.1.2 小波包分析 | 第46-48页 |
4.2 基本参量的选择 | 第48-53页 |
4.2.1 小波函数的选择 | 第48-51页 |
4.2.2 分解尺度的选择 | 第51-52页 |
4.2.3 特征频带的确定 | 第52-53页 |
4.3 故障线路的诊断研究 | 第53-60页 |
4.3.1 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 | 第53-56页 |
4.3.2 单相弧光接地故障 | 第56-60页 |
4.4 故障类型的辨识研究 | 第60-65页 |
4.4.1 模拟实验并收集数据 | 第60-63页 |
4.4.2 模拟实验数据分析 | 第63-65页 |
4.5 配电线路故障的辨识与诊断策略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