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1.1 锰矿的分布及锰渣的来源 | 第12-15页 |
| 1.1.1 锰矿资源的分布 | 第12-13页 |
| 1.1.2 电解锰渣的来源 | 第13-14页 |
| 1.1.3 电解锰渣的危害 | 第14-15页 |
| 1.2 电解锰渣的综合利用现状 | 第15-20页 |
| 1.3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1.3.1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1-22页 |
| 第2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 2.1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 2.2 实验药剂 | 第22-23页 |
|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3页 |
| 2.4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 2.4.1 马弗炉焙烧 | 第23-24页 |
| 2.4.2 微波烧结炉焙烧 | 第24页 |
| 2.4.3 机械球磨 | 第24页 |
| 2.4.4 响应面优化法 | 第24页 |
| 2.4.5 松装密度的测定 | 第24页 |
| 2.4.6 浸出毒性的测定 | 第24页 |
| 2.4.7 表征分析 | 第24-26页 |
| 第3章 电解锰渣的基本性质研究 | 第26-38页 |
| 3.1 矿物学研究 | 第26-35页 |
| 3.1.1 光学显微镜矿物鉴定 | 第26-27页 |
| 3.1.2 锰渣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第27-29页 |
| 3.1.3 MLA分析 | 第29-35页 |
| 3.2 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能谱分析 | 第35-36页 |
| 3.3 热重分析 | 第36-3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锰渣不同焙烧活化方式的比选 | 第38-52页 |
| 4.1 马弗炉焙烧 | 第38-44页 |
| 4.1.1 温度对锰渣中有效硅含量的影响 | 第38-39页 |
| 4.1.2 焙烧时间对有效硅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4.1.3 最佳助剂比例(碳酸钠与锰渣的质量比)的确定 | 第40-41页 |
| 4.1.4 球磨时间对锰渣中有效硅含量的影响 | 第41-44页 |
| 4.2 微波烧结炉焙烧 | 第44-48页 |
| 4.2.1 温度对有效硅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 4.2.2 焙烧时间对有效硅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 4.2.3 微波对锰渣中有效硅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2.4 最佳助剂比例的选择 | 第47-48页 |
| 4.3 最佳焙烧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8页 |
| 4.4 锰渣焙烧前后浸出毒性的测定 | 第48-49页 |
| 4.5 锰渣活化前后的XRD分析 | 第49-50页 |
| 4.6 电解锰渣活化前后的SEM分析 | 第50-51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响应面法优化电解锰渣的微波活化有效硅工艺条件 | 第52-64页 |
| 5.1 响应面法概述 | 第52页 |
| 5.2 Box-Behnken实验设计 | 第52-53页 |
| 5.3 BBD实验结果 | 第53-55页 |
| 5.4 模型选择 | 第55-57页 |
| 5.5 响应曲面分析 | 第57-62页 |
| 5.6 响应面优化结果的验证 | 第62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6章 有效硅活化机理理论研究 | 第64-84页 |
| 6.1 焙烧热力学分析 | 第64-66页 |
| 6.2 焙烧动力学研究 | 第66-74页 |
| 6.2.1 扩散控制的片状结构矿物动力学方程 | 第66-68页 |
| 6.2.2 化学反应控制的片状结构矿物焙烧动力学方程 | 第68-70页 |
| 6.2.3 添加钠盐焙烧过程的动力学 | 第70-74页 |
| 6.3 各焙烧因素对有效硅含量影响的机理 | 第74-82页 |
| 6.3.1 锰渣的XRD分析 | 第75-77页 |
| 6.3.2 锰渣焙烧前后的FTIR分析 | 第77-78页 |
| 6.3.3 锰渣焙烧前后的微观形貌变化 | 第78-79页 |
| 6.3.4 不同焙烧因素下锰渣的松装密度的变化 | 第79-82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7页 |
| 7.1 结论 | 第84-86页 |
| 7.2 展望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