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连作大豆根际土壤AM真菌多样性分析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中国大豆的需求与生产现状第11-12页
        1.1.1 中国对大豆的需求第11页
        1.1.2 中国大豆生产现状第11-12页
    1.2 丛枝菌根(AM)真菌简介第12-13页
        1.2.1 菌根概述第12页
        1.2.2 丛枝菌根对生态学的意义第12-13页
        1.2.3 AM真菌对根际土壤环境的改善作用第13页
    1.3 AM真菌改善大豆连作障碍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第13页
        1.3.2 大豆连作障碍第13-14页
        1.3.3 AM真菌对大豆连作障碍拮抗作用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 NESTED-PCR-DGGE技术第15-16页
        1.4.1 DGGE简介第15页
        1.4.2 Nested-PCR简介第15-16页
        1.4.3 PCR-DGGE技术在生物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第16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8页
    2.1 试验材料第18-22页
        2.1.1 试验样地第18页
        2.1.2 大豆品种第18页
        2.1.3 菌株及质粒载体第18-19页
        2.1.4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的配制第19-20页
        2.1.5 培养基及试剂盒第20-21页
        2.1.6 试验所需PCR引物第21页
        2.1.7 主要仪器设备第21-22页
    2.2 试验设计第22页
    2.3 试验方法第22-27页
        2.3.1 样品采集及处理第22-23页
        2.3.2 大豆根系侵染率测定第23页
        2.3.3 根样及根际土壤样品中DNA的提取第23-25页
        2.3.4 Nested-PCR第25页
        2.3.5 PCR产物纯化回收第25-26页
        2.3.6 DGGE条件的优化及检测第26-27页
        2.3.7 DGGE条带的回收、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第27页
    2.4 侵染率的统计及DGGE图谱分析第27-28页
        2.4.1 侵染率的统计第27页
        2.4.2 DGGE图谱分析第27-28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28-72页
    3.1 菌根形态观察及侵染率测定第28-31页
        3.1.1 菌根形态观察第28页
        3.1.2 侵染率的测定第28-31页
    3.2 DNA样品提取第31-32页
    3.3 NESTED-PCR第32-35页
    3.4 DGGE条件优化第35-38页
        3.4.1 DGGE凝胶变性剂梯度的确定第35-36页
        3.4.2 DGGE上样样品的确定第36-37页
        3.4.3 电泳时间的确定第37-38页
    3.5 DGGE图谱第38-40页
    3.6 DGGE条带分析第40-45页
        3.6.1 回收DGGE条带样品DNA扩增第40-41页
        3.6.2 转化结果扩增检测第41-42页
        3.6.3 DGGE条带测序及亲缘分析第42-43页
        3.6.4 系统发育分析第43-45页
    3.7 DGGE图谱分析第45-72页
        3.7.1 苗期HN37DGGE图谱分析第45-49页
        3.7.2 分枝期HN37DGGE图谱分析第49-53页
        3.7.3 连作年限对HN37根系土壤环境中的AM真菌菌群结构影响第53页
        3.7.4 苗期HN44DGGE图谱分析第53-57页
        3.7.5 分枝期HN44DGGE图谱分析第57-61页
        3.7.6 连作年限对HN44根系土壤环境中的AM真菌菌群结构影响第61页
        3.7.7 苗期HN48DGGE图谱分析第61-65页
        3.7.8 分枝期HN48DGGE图谱分析第65-69页
        3.7.9 连作年限对HN48根系土壤环境中的AM真菌菌群结构影响第69页
        3.7.10 连作对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土壤环境中的AM真菌菌群结构影响第69-72页
第4章 讨论第72-76页
    4.1 课题背景第72页
    4.2 连作对AM真菌的菌群结构及侵染大豆根系效率的影响第72-73页
    4.3 不同属AM真菌对于连作常见病特异性抗性的探讨第73页
    4.4 基因组提取对后续试验的影响第73-74页
    4.5 DGGE的局限性第74-76页
        4.5.1 DGGE上样品的限制第74-75页
        4.5.2 DGGE图谱的重复性较差第75页
        4.5.3 DGGE对优势种群的限制第75-76页
第5章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生物碱的石蒜内生菌的筛选及其生理功能研究
下一篇:优异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