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参量振荡器的234nm深紫外激光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背景介绍及实验动机 | 第8-9页 |
1.2 基于光参量振荡器的深紫外激光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234nm深紫外激光的产生方案 | 第10-11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2 非线性频率变换 | 第13-21页 |
2.1 二阶非线性频率变换概要 | 第13-15页 |
2.2 相位匹配理论 | 第15-17页 |
2.2.1 双折射相位匹配 | 第15-16页 |
2.2.2 准相位匹配 | 第16-17页 |
2.3 光参量振荡器 | 第17-20页 |
2.3.1 光学参量变换过程 | 第17-19页 |
2.3.2 OPO的类型 | 第19页 |
2.3.3 OPO的特性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OPO腔内的非线性频率转换进程模拟 | 第21-41页 |
3.1 非线性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21-27页 |
3.1.1 三波耦合方程 | 第21-22页 |
3.1.2 非线性包络方程 | 第22-24页 |
3.1.3 NEE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24-25页 |
3.1.4 OPO腔的循环模拟 | 第25-27页 |
3.2 OPO模拟输出结果及晶体设计 | 第27-40页 |
3.2.1 OPO模拟实验周期调制结果 | 第28-35页 |
3.2.2 OPO模拟实验长度调制结果 | 第35-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光参量振荡器的输出以及234nm激光的实现 | 第41-62页 |
4.1 泵浦光特性测量 | 第41-49页 |
4.1.1 飞秒脉冲激光测量概述 | 第41页 |
4.1.2 频率分辨光开关(FROG)原理及装置 | 第41-45页 |
4.1.3 泵浦光脉冲测量结果 | 第45-49页 |
4.2 OPO实验装置及结果 | 第49-60页 |
4.2.1 腔内无BBO的OPO | 第49-57页 |
4.2.2 腔内有BBO的OPO | 第57-60页 |
4.3 和频并且倍频实现234nm激光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总结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