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1 对象和方法 | 第15-2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1.2.1 下颈椎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15-16页 |
1.2.2 双荧光透视系统 | 第16-17页 |
1.2.3 二维-三维的图像匹配,重现生理载荷下的颈椎运动 | 第17-18页 |
1.2.4 不同解剖部位坐标系的建立 | 第18-19页 |
1.2.5 下颈椎各个中心点位置的运动学参数的获取 | 第19页 |
1.2.6 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2 结果 | 第20-24页 |
2.1 下颈椎各个节段椎体前后径的大小 | 第20-21页 |
2.2 生理载荷下下颈椎椎体间旋转中心的位置 | 第21-24页 |
3 讨论 | 第24-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32-33页 |
综述 颈椎间盘置换手术:适应症、技术和人工间盘的选择 | 第33-4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