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1.1 相关概念 | 第9-12页 |
1.1.1 景观及生态景观 | 第9-10页 |
1.1.2 景观文化及植物文化 | 第10-12页 |
1.2 植物生态园及现状 | 第12-15页 |
1.2.1 植物生态园及其生态作用 | 第12-13页 |
1.2.2 当前在造园中植物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13-15页 |
1.3 绿化景观发展态势 | 第15-19页 |
1.3.1 城市绿化景观发展态势走向图 | 第15-17页 |
1.3.2 园林植物景观发展态势之可食地景 | 第17-18页 |
1.3.3 植物景观是朴门永续理念的重要表达 | 第18-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2.1 理论研究法 | 第20页 |
2.1.1 文献的归纳总结法 | 第20页 |
2.1.2 横向类比分析法 | 第20页 |
2.2 实践研究法 | 第20页 |
2.2.1 对项目的进行实践踏勘及测量 | 第20页 |
2.2.2 与甲方和地方百姓进行座谈访谈,收集自然及人文资料 | 第20页 |
2.2.3 进行总体规划构思 | 第20页 |
2.2.4 进行具体设计 | 第20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3 研究内容 | 第21-62页 |
3.1 理论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3.1.1 植物属性研究 | 第21页 |
3.1.2 人类主观审美与植物属性结合形成植物文化——花语 | 第21-22页 |
3.1.3 文人咏唱及历史故事成就的植物文化 | 第22-24页 |
3.2 结合实际案例的实践研究 | 第24-57页 |
3.2.1 项目地概况及分析 | 第24-26页 |
3.2.2 项目定位 | 第26页 |
3.2.3 具体规划 | 第26-30页 |
3.2.4 详细设计 | 第30-57页 |
3.2.4.1 入口广场景观 | 第30-36页 |
3.2.4.2 霓裳、四雅园具体设计及效果 | 第36-40页 |
3.2.4.3 桃夭园具体设计及效果 | 第40-42页 |
3.2.4.4 斑斓园具体设计及效果 | 第42-43页 |
3.2.4.5 中部10园具体设计及效果 | 第43-57页 |
3.3 建设时序规划 | 第57-60页 |
3.4 建设中及建成部分实景图片 | 第60-62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