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过渡金属氧化物/碳复合材料的设计构筑及电化学性能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30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锂离子电池第11-20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第11-12页
        1.2.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2-20页
    1.3 钠离子电池第20-23页
        1.3.1 钠离子电池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2 钠离子电池中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1.4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第23-28页
        1.4.1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的简介及合成方法第23-25页
        1.4.2 MOFs衍生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电化学性能第25-28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实验原料/仪器及测试方法第30-37页
    2.1 实验药品及主要仪器设备第30-31页
        2.1.1 主要实验药品第30页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第30-31页
    2.2 材料表征方法第31-33页
        2.2.1 微观形貌分析第31-32页
        2.2.2 物相分析第32页
        2.2.3 其它相关分析第32-33页
    2.3 材料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第33-37页
        2.3.1 扣式半电池组装第33-35页
        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5-37页
第3章 核-壳结构Co_3O_4/C十二面体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第37-53页
    3.1 引言第37-38页
    3.2 核-壳结构Co_3O_4/C十二面体的制备第38-39页
    3.3 核-壳结构Co_3O_4/C十二面体的结构表征第39-44页
        3.3.1 前驱体的结构表征第39-41页
        3.3.2 核-壳结构Co_3O_4/C十二面体的形成机制及结构表征第41-44页
    3.4 核-壳结构Co_3O_4/C十二面体的储锂性能第44-49页
    3.5 核-壳结构Co_3O_4/C十二面体的储钠性能第49-51页
    3.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纳米线CoO&MnO/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第53-71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纳米线CoO&MnO/C的制备及结构表征第53-59页
        4.2.1 纳米线CoO&MnO/C材料的制备第53-54页
        4.2.2 纳米线CoO&MnO/C材料结构表征第54-59页
    4.3 拓展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表征第59-65页
        4.3.1 微米花ZnO/Zn-ZIF的制备及结构表征第59-63页
        4.3.2 中空纳米立方CoSn(OH)6/Co-ZIF的制备及结构表征第63-65页
    4.4 纳米线CoO&MnO/C的储锂性能第65-70页
        4.4.1 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第65-66页
        4.4.2 倍率性能分析第66-67页
        4.4.3 循环性能分析第67-68页
        4.4.4 交流阻抗分析第68-69页
        4.4.5 电化学过程动力学分析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71-73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展望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气PM2.5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规律及清肺排尘方干预PM2.5对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中药颗粒剂腰痛舒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