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短波自适应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1页
    1.1 短波通信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 带宽与传输速率的自适应技术第18页
    1.3 信道估计技术第18页
    1.4 喷泉码技术第18-19页
    1.5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9页
    1.6 章节内容安排第19-21页
第二章 短波通信系统特性与技术标准第21-31页
    2.1 短波信道第21-23页
        2.1.1 短波信道特性第21-22页
        2.1.2 短波信道模型第22-23页
    2.2 MIL-STD-188-110C技术标准第23-30页
        2.2.1 编码与交织第23-26页
        2.2.2 数据帧结构与成型滤波第26-28页
        2.2.3 调制方式与传输性能要求第28-30页
    2.3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带宽与传输速率自适应第31-49页
    3.1 探测信号设计第31-35页
        3.1.1 探测信号设计第31-32页
        3.1.2 降低探测信号峰均比第32-35页
    3.2 探测信号的频率同步第35-38页
        3.2.1 S&C频率同步算法第35-36页
        3.2.2 S&C频率同步算法仿真第36-38页
    3.3 信噪比估计第38-42页
        3.3.1 信噪比估计算法第38-39页
        3.3.2 信噪比估计算法仿真第39-42页
    3.4 带宽与传输速率的自适应选择方案第42-47页
        3.4.1 仿真确定满足误码率要求的信噪比第42-46页
        3.4.2 带宽与传输速率的自适应选择方案第46-47页
    3.5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信道估计第49-69页
    4.1 自相关信道估计法第49-52页
    4.2 LMS与RLS自适应信道估计法第52-58页
        4.2.1 自适应信道估计原理第52-53页
        4.2.2 LMS信道估计第53-55页
        4.2.3 RLS信道估计第55-58页
    4.3 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法第58-62页
        4.3.1 短波稀疏信道模型第58-60页
        4.3.2 观测矩阵设计第60-61页
        4.3.3 CoSaMP信道估计第61-62页
    4.4 未知数据的信道估计第62-66页
    4.5 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第66-67页
    4.6 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Raptor码与ARQ技术第69-85页
    5.1 Raptor码背景原理简介第69-70页
    5.2 Raptor码的编码过程第70-75页
        5.2.1 LDPC编码第71-74页
        5.2.2 LT编码第74-75页
    5.3 Raptor码的译码过程第75-80页
        5.3.1 LT译码第75-77页
        5.3.2 LDPC译码第77-78页
        5.3.3 Raptor码性能仿真第78-80页
    5.4 ARQ技术与Raptor码的数据传输性能比较第80-83页
        5.4.1 AQR技术第80-81页
        5.4.2 ARQ技术与基于Raptor码的数据传输性能仿真第81-83页
    5.5 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89页
致谢第89-91页
作者简介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自编码的SAR图像配准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博弈论的SAR干扰分析与对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