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的水环境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水环境学第14页
        1.2.2 建库对水环境的影响综述第14-15页
        1.2.3 泥沙的水环境效应综述第15-17页
        1.2.4 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研究综述第17-20页
    1.3 研究任务和内容第20-21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23-38页
    2.1 自然环境第23-26页
        2.1.1 地形地貌第23-24页
        2.1.2 气象气候第24-25页
        2.1.3 土壤植被第25-26页
    2.2 流域水系第26-33页
        2.2.1 天然水系第26-29页
        2.2.2 人工水系第29-33页
    2.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第33-36页
        2.3.1 水资源概况第33-34页
        2.3.2 水利工程概况第34-35页
        2.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35-36页
    2.4 社会环境第36-38页
第3章 研究区水环境特征分析第38-52页
    3.1 污染源特性分析第38-41页
        3.1.1 点源第38-40页
        3.1.2 面源第40页
        3.1.3 污染物入河量第40-41页
    3.2 研究河段水质回顾性分析第41-44页
    3.3 研究河段现状水质评价分析第44-51页
        3.3.1 水功能区划第44-46页
        3.3.2 评价方法第46页
        3.3.3 监测数据第46-50页
        3.3.4 结果分析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泥沙水环境效应及污染物综合降解特性分析第52-60页
    4.1 泥沙水环境效应第52-54页
        4.1.1 研究河段泥沙理化特性第52-53页
        4.1.2 研究河段泥沙水环境效应的影响机理第53-54页
    4.2 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第54-55页
    4.3 研究河段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的计算第55-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研究河段水动力水质模型第60-72页
    5.1 模型概化第60-67页
        5.1.1 河道地形概化第60-62页
        5.1.2 水利工程概化第62-63页
        5.1.3 取排水口概化第63-65页
        5.1.4 边界条件概化第65-66页
        5.1.5 污染物降解过程概化第66-67页
    5.2 数值模型第67-69页
    5.3 模型求解和率定验证第69-71页
    5.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6章 不同开发方案的水环境影响研究第72-91页
    6.1 不同开发方案概述第72-75页
        6.1.1 一级开发方案第72-74页
        6.1.2 二级开发方案第74-75页
        6.1.3 四级开发方案第75页
    6.2 不同开发方案水环境影响比较分析第75-89页
        6.2.1 库区及下游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分析第76-82页
        6.2.2 库区及下游河段关键断面水质影响分析第82-89页
    6.3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4页
    7.1 结论第91-92页
    7.2 展望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参与的项目第96-97页
    发表论文第96页
    参与项目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氮化硼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机理研究
下一篇:生态净水堰填料系统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