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1.1 浇注料结合剂的种类及发展 | 第13-16页 |
1.1.1 气硬性结合剂 | 第13-14页 |
1.1.2 水硬性结合剂 | 第14-15页 |
1.1.3 热硬性结合剂 | 第15-16页 |
1.1.4 陶瓷结合剂 | 第16页 |
1.2 铝酸盐水泥及其结合浇注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2.1 铝酸盐水泥的分类及其制备 | 第16-18页 |
1.2.2 铝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 | 第18-23页 |
1.2.3 铝酸盐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第23页 |
1.3 硅溶胶及其结合浇注料 | 第23-31页 |
1.3.1 硅溶胶的结构和性质 | 第23-25页 |
1.3.2 硅溶胶结合浇注料凝结机理 | 第25-26页 |
1.3.3 硅溶胶结合浇注料的特点和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1.4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1.4.1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2页 |
1.4.2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第二章 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系统流变性能研究 | 第34-44页 |
前言 | 第34页 |
2.1 实验与测试 | 第34-36页 |
2.2 静态流变 | 第36-40页 |
2.3 动态流变 | 第40-42页 |
2.4 水泥凝结时间 | 第42-43页 |
2.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系统水化机理研究 | 第44-62页 |
前言 | 第44页 |
3.1 实验与测试 | 第44-46页 |
3.1.1 实验原料与制备工艺 | 第44-46页 |
3.1.2 测试表征 | 第46页 |
3.2 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系统水化机理 | 第46-61页 |
3.2.1 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系统水化物相和显微结构研究 | 第46-51页 |
3.2.2 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系统水化动力学研究 | 第51-58页 |
3.2.3 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系统水化机制 | 第58-59页 |
3.2.4 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系统脱水过程研究 | 第59-61页 |
3.3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浇注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62-79页 |
前言 | 第62页 |
4.1 实验与测试 | 第62-66页 |
4.1.1 实验原料与制备工艺 | 第62-64页 |
4.1.2 测试表征 | 第64-66页 |
4.2 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浇注料物相和显微结构 | 第66-69页 |
4.3 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浇注料物理性能 | 第69-78页 |
4.3.1 常温物理性能 | 第69-73页 |
4.3.2 高温物理性能和抗渣性能 | 第73-78页 |
4.4 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超低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浇注料显微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79-95页 |
前言 | 第79页 |
5.1 实验与测试 | 第79-80页 |
5.1.1 实验原料与制备工艺 | 第79-80页 |
5.1.2 测试表征 | 第80页 |
5.2 超低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浇注料物相和显微结构 | 第80-83页 |
5.3 超低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浇注料物理性能 | 第83-94页 |
5.3.1 常温物理性能 | 第83-87页 |
5.3.2 高温物理性能和抗渣性能 | 第87-94页 |
5.4 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超低铝酸盐水泥-硅溶胶结合浇注料高温性能改善机理研究 | 第95-111页 |
前言 | 第95页 |
6.1 实验与测试 | 第95-97页 |
6.1.1 实验原料与制备工艺 | 第95-97页 |
6.1.2 测试表征 | 第97页 |
6.2 超低水泥-硅溶胶结合浇注料物相和显微结构的优化 | 第97-100页 |
6.3 超低水泥-硅溶胶结合浇注料性能的优化 | 第100-109页 |
6.3.1 常温物理性能的优化 | 第100-103页 |
6.3.2 高温性能和抗渣性能的优化 | 第103-109页 |
6.4 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7.1 结论 | 第111-113页 |
7.2 展望 | 第113-114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详细摘要 | 第126-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