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1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不规则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研究 | 第15页 |
1.3. 粘滞阻尼器的布置原则 | 第15-16页 |
1.4. 粘滞阻尼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工程应用 | 第16-19页 |
1.4.1. 粘滞阻尼器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2. 粘滞阻尼器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4.3. 粘滞阻尼器的工程应用 | 第17-1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9-21页 |
1.5.1.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粘滞阻尼器的性能及理论研究 | 第21-38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粘滞阻尼器的分类与构造 | 第21-24页 |
2.2.1. 液缸式粘滞阻尼器的构造及性能 | 第22-23页 |
2.2.2. 圆筒式粘滞阻尼器的构造及性能 | 第23-24页 |
2.2.3. 粘滞阻尼墙的构造及性能 | 第24页 |
2.3. 粘滞阻尼器的恢复力模型及减震原理 | 第24-29页 |
2.3.1. 线性模型 | 第24-25页 |
2.3.2. Kelvin模型 | 第25-26页 |
2.3.3. Maxwell模型 | 第26-28页 |
2.3.4. 粘滞阻尼器的减震原理 | 第28-29页 |
2.4. 粘滞阻尼器的连接方式 | 第29-31页 |
2.4.1. 斜向型 | 第29-30页 |
2.4.2. 人字形 | 第30页 |
2.4.3. 剪刀型 | 第30-31页 |
2.5. 粘滞阻尼器的参数及数量的确定 | 第31-33页 |
2.5.1. 粘滞阻尼器附加的有效阻尼比 | 第31-32页 |
2.5.2. 粘滞阻尼器数量的确定 | 第32-33页 |
2.6. 粘滞阻尼器的优化设计 | 第33-36页 |
2.6.1. 优化设计的方法 | 第33-34页 |
2.6.2. 确定合理的目标函数 | 第34-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粘滞阻尼器结构的减震分析方法 | 第38-47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模态分析法 | 第38页 |
3.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38-41页 |
3.4. 时程分析法 | 第41-46页 |
3.4.1. 直接积分法 | 第41-42页 |
3.4.2. 快速非线性分析法(FNA法) | 第42-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粘滞阻尼器的参数对结构的减震性能研究 | 第47-66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4.2.1. 工程概况 | 第47-48页 |
4.2.2. SAP2000软件的简述 | 第48页 |
4.2.3. 模型的基本参数及建立 | 第48页 |
4.2.4. 粘滞阻尼器的分析模型 | 第48-49页 |
4.3.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9-51页 |
4.3.1. 选取的因素 | 第50页 |
4.3.2. 本文地震波的选取 | 第50-51页 |
4.4. 粘滞阻尼器的参数和数量的确定 | 第51-54页 |
4.4.1. 粘滞阻尼器的参数 | 第51-52页 |
4.4.2. 粘滞阻尼器的数量 | 第52-54页 |
4.5. 不同地震波时粘滞阻尼器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54-64页 |
4.5.1. 各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第54-59页 |
4.5.2. 各结构基底剪力的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4.5.3. 各结构顶层加速度时程曲线的对比分析 | 第60-63页 |
4.5.4. 各结构柱轴力的对比分析 | 第63-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粘滞阻尼器的位置对结构的减震性能研究 | 第66-88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粘滞阻尼器的优化设计 | 第66-69页 |
5.2.1. 理论分析 | 第66-67页 |
5.2.2. 优化的目的、原理及方法 | 第67-68页 |
5.2.3. 优化的主要内容 | 第68-69页 |
5.3. 粘滞阻尼器优化布置方案 | 第69-72页 |
5.3.1. 各层均匀布置(方案一) | 第69页 |
5.3.2. 以层间位移为指标布置(方案二) | 第69-70页 |
5.3.3. 权系数方法布置(方案三) | 第70-72页 |
5.4. 模态分析和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 第72-75页 |
5.4.1. 各结构的自振周期对比分析 | 第72-73页 |
5.4.2. 各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第73-74页 |
5.4.3. 各结构基底剪力的对比分析 | 第74-75页 |
5.5. 不同地震波时粘滞阻尼器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 | 第75-86页 |
5.5.1. 各结构楼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对比分析 | 第75-81页 |
5.5.2. 各结构基底剪力的对比分析 | 第81-82页 |
5.5.3. 各结构顶层加速度时程曲线的对比分析 | 第82-84页 |
5.5.4. 各结构柱轴力的对比分析 | 第84-8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结论 | 第88-89页 |
6.2.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