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前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1.1.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崛起 | 第8-10页 |
1.1.2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群众健身意识提高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2.1 关于APP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2 运动类APP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3 关于移动应用用户心理需求的综述 | 第16-18页 |
2.4 理论支撑 | 第18-21页 |
2.4.1 心流体验 | 第18-19页 |
2.4.2 期望理论 | 第19-21页 |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2页 |
3.2.2 专家访谈法 | 第22-23页 |
3.2.3 问卷调查法 | 第23-24页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24页 |
3.2.5 个案研究法 | 第24页 |
4 运动类APP用户人群基本现状的调查 | 第24-27页 |
4.1 用户属性 | 第24-26页 |
4.2 用户行为 | 第26-27页 |
5 用户使用动机的因子分析 | 第27-42页 |
5.1 指标的初步确立 | 第27-29页 |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29-32页 |
5.2.2 使用动机的因子分析 | 第29-32页 |
5.3 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 | 第32页 |
5.4 健康焦虑因子的分析 | 第32-35页 |
5.4.1 强身健体,减肥塑形以及提高免疫力对使用动机的影响 | 第33-34页 |
5.4.2 督促锻炼、统计运动量、运动指导对使用动机的影响 | 第34-35页 |
5.5 社交需求因子的分析 | 第35-39页 |
5.5.1 外部显性社交动机对使用运动类APP锻炼的影响 | 第37-38页 |
5.5.2 内部隐性社交动机对使用运动类APP锻炼的影响 | 第38-39页 |
5.6 休闲娱乐因子的分析 | 第39-41页 |
5.7 情绪宣泄因子的分析 | 第41-42页 |
6 运动类产品功能分析—健康管家的设计与开发 | 第42-64页 |
6.1 APP业务逻辑图----模拟用户页面访问路径 | 第43-46页 |
6.2 登入模块 | 第46-47页 |
6.3 健康模块 | 第47-52页 |
6.3.1 健康档案 | 第47-48页 |
6.3.2 健康分析的改进 | 第48-50页 |
6.3.3 健康目标 | 第50-52页 |
6.4 膳食模块 | 第52-57页 |
6.4.1 膳食管理 | 第52-57页 |
6.5 运动模块 | 第57-60页 |
6.6 心理模块 | 第60-62页 |
6.7 设计完成后的跟进 | 第62-64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64-67页 |
7.1 结论 | 第64页 |
7.2 建议 | 第64-67页 |
7.2.1 建立数据库,为产品更加专业化提供支撑 | 第65页 |
7.2.2 平台更加开放,多样化连接,增强内容力 | 第65-66页 |
7.2.3 社交属性更重要,增强用户粘性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