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 第3-6页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一览表 | 第6-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前言 | 第13-16页 |
2.材料和方法 | 第16-32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16-17页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18-31页 |
2.3.1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2.3.2 细胞培养基本条件 | 第19页 |
2.3.3 细胞培养基本操作 | 第19-21页 |
2.3.4 细胞增殖毒性试验摸索TDF最适抗病毒浓度 | 第21-22页 |
2.3.5 TDF抗病毒治疗细胞模型的建立 | 第22页 |
2.3.6 细胞内HBV cccDNA定量检测 | 第22-26页 |
2.3.7 细胞内HBV S整合基因检测 | 第26-27页 |
2.3.8 细胞上清液HBV pgRNA/DNA定量检测 | 第27-31页 |
2.3.9 细胞上清液HBsAg定量检测 | 第31页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1-32页 |
3.结果 | 第32-39页 |
3.1 对照组细胞模型生物学功能评价 | 第32-33页 |
3.1.1 阴性对照组各指标动态变化 | 第32-33页 |
3.1.2 空白对照组HepG2 细胞检测 | 第33页 |
3.2 实验组HepG.2.15 细胞抗病毒模型功能评价 | 第33-37页 |
3.2.1 TDF最适抗病毒浓度摸索 | 第33-34页 |
3.2.2 细胞内cccDNA与上清pgRNA、HBV DNA、HBsAg消长趋势 | 第34-37页 |
3.2.3 细胞内HBV S整合基因检测结果 | 第37页 |
3.3 实验组各标志物消长关系分析 | 第37-39页 |
3.3.1 细胞内cccDNA与上清液HBV pgRNA消长趋势分析 | 第37-38页 |
3.3.2 细胞内cccDNA与上清液HBsAg消长趋势分析 | 第38页 |
3.3.3 细胞内cccDNA与上清液HBV DNA消长趋势分析 | 第38-39页 |
4.讨论 | 第39-46页 |
4.1 HepG2.2.15 细胞模型生物学功能稳定性评价 | 第39-40页 |
4.2 TDF抗病毒HepG2.2.15 细胞模型的探讨 | 第40-43页 |
4.3 HBV pgRNA反映cccDNA含量及转录活性 | 第43页 |
4.4 HBsAg反映cccDNA含量及转录活性 | 第43-44页 |
4.5 HBV DNA反映cccDNA含量及转录活性 | 第44-46页 |
5.结论 | 第46-47页 |
6.研究创新点 | 第47-48页 |
7.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综述 | 第55-7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