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反家庭暴力救济机制的研究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一、家庭暴力的概述 | 第15-22页 |
(一)家庭暴力的法律内涵 | 第15-17页 |
(二)家庭暴力的主要特点 | 第17-18页 |
(三)家庭暴力的行为类型 | 第18-19页 |
(四)家庭暴力的诱因探求 | 第19-21页 |
(五)家庭暴力的危害分析 | 第21-22页 |
二、我国防治家庭暴力的现状概况 | 第22页 |
(一)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 | 第22页 |
(二)防治家庭暴力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强 | 第22页 |
三、国外关于反家暴救济机制的研究 | 第22-24页 |
(一)美国:跨机构合作“并肩对付家庭暴力” | 第23页 |
(二)英国:“零容忍”态度全面铺开 | 第23-24页 |
(三)挪威:“无条件司法干预”家庭暴力 | 第24页 |
四、我国现行反家暴救济机制的主要发展 | 第24-27页 |
(一)救济范畴扩大 | 第24-25页 |
(二)公安告诫制度 | 第25页 |
(三)家庭暴力庇护制度 | 第25页 |
(四)强制报告和撤销监护制度 | 第25-26页 |
(五)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 第26-27页 |
五、我国现行反家暴救济机制的不足之处 | 第27-31页 |
(一)立法内容亟待深化 | 第27-28页 |
(二)司法审判适用不强 | 第28-29页 |
(三)执法介入力度不足 | 第29-30页 |
(四)社会救助实施不力 | 第30-31页 |
六、我国现行反家暴救济机制的完善建议 | 第31-46页 |
(一)健全立法 | 第31-34页 |
1.拓宽家庭暴力的立法适用口径 | 第31-32页 |
2.完善家庭暴力的赔偿制度 | 第32-33页 |
3.完善诉讼程序,提升救济手段 | 第33-34页 |
(二)完善司法 | 第34-37页 |
1.设立家庭暴力法庭,规定简易程序 | 第34-35页 |
2.合理调整证据规则 | 第35-36页 |
3.发挥司法调解在家暴案件中的适用 | 第36-37页 |
(三)加强执法 | 第37-40页 |
1.组建反家暴一线警察队伍 | 第37-38页 |
2.加强公安机关的干预力度 | 第38-39页 |
3.增强执法机关的监督机制 | 第39-40页 |
(四)优化社会救助 | 第40-46页 |
1.建立家暴防治委员会,筹划防治基金 | 第40-41页 |
2.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社会支持体系 | 第41-42页 |
3.构建家暴当事人访视制度 | 第42-44页 |
4.构建反家暴法制观教育体系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谢辞 | 第51页 |